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美术老师痴迷“农民画” 展示中国农民的风采 返回首页

美术老师痴迷“农民画” 展示中国农民的风采

时间:2017-08-21 19:17来源: 中国三农网作者:收藏

  前几天刚参加完省城的“山西国宝系列——山西农民画?炕围画作品联展”活动,这几天贾连梅又应邀送上了4幅农民画作品,准备参加全省农民画展。

  贾连梅是忻州市康乐小学的美术老师,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城市,初二接触到农民画这门艺术,便十分喜欢。多年来她不断回到农村体验生活、感受农村变化,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风俗和新农村建设的画作。贾连梅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画作将“美丽的家乡”展示给全国、全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农民的风采。

  A 处女作获奖 在省城崭露头角

  8月15日16时,贾连梅正在家醉心于自己的农民画创作中。这个夏天,贾连梅一直处于忙碌的创作中。


  贾连梅1971年出生于忻府区董村镇游邀村,家中排行老5,贾连梅的爷爷喜欢古书古画,奶奶是村中巧妇,这让贾连梅打小就喜欢手工艺品和书画。

  初中时,贾秀花是贾连梅最好的同学,也是她画作的第一个收藏者,每当贾连梅有了新的“作品”,贾秀花都会设法要走,收藏在炕席下。有一年,这位同学的妈妈过年打扫家时在炕席下发现了一大摞画稿,便知道贾连梅的“心灵手巧”。贾连梅说:“1983年,我还在读初二时,有一天村里小广播说城里(今忻府区)要办画画培训班,贾秀花的妈妈专门告我说, 连梅你画得那么好,快去学画哇。 ”

  事实上,当年的绘画培训班是忻州美术界前辈卢万元老师,针对报考专业美术院校学生开设的培训班,贾连梅成了这期学员中最小的学生。素描、色彩、速写、创作,贾连梅学得很认真,为了有所建树,她常常彻夜练习。也就在这个培训班里,贾连梅的第一个创作机缘来了。“那一年,省里要举办一个全国农民画展,老师就鼓励我们创作,当时班里60多个人,只有几个人搞了创作,包括我。”贾连梅说。

  当年年少的贾连梅凭借对农村生活的感悟,利用一周时间创作了一幅反映乡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的作品《端午节》。没想到这幅画因农家生活气息浓郁,创作出来的草图被当年忻州地区的农民画评选专家邢晨声等老师选中,最后年幼的贾连梅有幸参加了当年全地区挑选出的农民画创作者集中培训,涉猎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经过后期着色,《端午节》最终送到了省城参展并获得了优秀奖。于是,贾连梅在省城崭露头角,由此也激发了贾连梅创作农民画的热情。

  农民画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独特画种,融合了农耕生活文化、民间艺术传统和鲜明的时代主题,以直观易懂的图式艺术形式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题。多少年来,农民画是融合新时代农民情感与民间美术传统、国家时代精神与农村生活图景、社会历史主题与农村生活理想的艺术形态和文化载体,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文化和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窗口。

  B 自己给自己当模特 创作《农家女》迎来艺术第二春

  贾连梅年纪轻轻就在省城崭露头角,于是,她打算不上学专门学画画,但这个想法遭到她的启蒙老师卢万元反对。贾连梅说:“当年卢老师和我语重心长地说,单画画可不行,文化课也得跟上去,这样才能考到美术院校,更好地深造。”在卢老师的安排下,贾连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美术培训班,重新返回了课堂。

  然而,贾连梅返回了课堂,可是她的心仍在画画上,特别是涉及农村题材的东西,都成为了她笔下的素材。


  1988年,就在贾连梅学习农民画顺风顺水之际,她遭遇了命运的捉弄。当年她到职校任教的老师刘俊彪办的高考考前集训班学习绘画,想着学上3个月就能通过美术专业课考试,结果她考试失利了。后来,贾连梅反复思考,再次找到刘俊彪老师,继续学习。第二年她终于考入了山西省戏曲学校,进入美术师资类专业学习。三年时间,无论是从理论知识还是个人认知和艺术造诣等方面,贾连梅在学校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历经数年的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贾连梅1998年到东方红小学当了一名美术代课教师,后来又几经辗转,于2007年到忻州市康乐小学当美术老师至今。其间,她一刻也没有放弃创作农民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贾连梅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春天。

  在贾连梅内心深处,她最崇尚花木兰,她认为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不仅是孝道,还有保家卫国的情怀,特别是花木兰的刚强坚毅更是她的学习榜样。因此,她创作出了《农家女》,想把花木兰的性格和当代农村女性的特点完美结合。但是没有这样的模特咋办?于是她自己给自己当模特,一边照着镜子给自己画像,一边将花木兰的个性展现在创作中,最后背景还配上了中华的龙图腾和狮子面具等抽象图案,最终完成了创作。

  贾连梅说:“ 农家女 身着唐装,亭亭而立,眼中透露着花木兰一般的刚强,展现的是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中华民族当代优秀女子形象”。当年《农家女》赴省城展览,获得了山西省农民画优秀作品奖,事后作品也被忻州市收藏协会的一位藏家收藏。《农家女》让贾连梅在业内再次受到关注。

  C 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 想创作出更多画作展示给世人

  在忻州的美术发展进程中,与国画和油画作品相比,农民画貌似并不“入流”,而且有时还会让人狭义地认为,农民创作的画就叫农民画。因此贾连梅的执着与坚持并不被很多人支持和理解,但是痴迷农民画的贾连梅从不放弃,且乐此不疲。

  贾连梅说:“曾经就有人和我说,我有绘画功底,为啥不画点国画油画什么的,卖钱都比农民画多卖两个钱呢。后来我反复思考,我想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我的根在农村,我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使我见证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就想用手中的笔绘出、记录我们家乡的变迁,这难道不好吗?”

  在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崔凤英的东奔西跑下,忻州市美术家协会农民画分会2015年5月20日正式成立。当日,贾连梅应师姐崔凤英的邀约欣然加入,一时间她有种找到家的感觉,于是,创作农民画的信心和决心就更强烈了。

  摆脱了心理上的一些干扰和困惑,贾连梅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孜孜不倦,她不断向前辈们学习绘画的技巧和知识,还吸收多方面的绘画元素,将一些国画和水粉画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运用到农民画的创作中,绘画语言有了很大的提高。《想当年》《搬家》《香飘十里果满园》《椿香正浓》等一大批农民画作品带着泥土的气息走上展台,受到很多人关注。

  贾连梅说:“前几天,省里搞了一个山西国宝系列——绿水青山最美山西山西农民画?炕围画作品联展,全省共计展出了70幅作品,我带去了《山花花》《幸福人家》《暖洋洋》《椿香正浓》《甜甜的日子》等5幅作品,展出后反响强烈。”

  贾连梅将自己创作的作品,通过微信将图片发送给了远在北京的文化界资深人士邢晨声老师,得到老师的指点,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一段微信文字中,记者看到了老师的回复,“画得很好,造型受前辈影响已经是新农民画了。”

  守护乡愁记忆,礼敬文化传统。采访结束时,贾连梅道出了心中一个大梦想:“我想通过我的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家乡新农村新风尚的农民画作,有朝一日带着这些农民画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登上大雅之堂,向国人和世界展示我们美丽的家乡,向世界宣告中国农民的美好生活和民族文化,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农民的风采。”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