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返回首页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间:2017-11-15 10:18来源: 中国乡村网作者:王洪德收藏
                         ——奋斗村党支部书记张明伍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故事
 
    目标,是前行的方向,奋斗,是前行的动力。
    奋斗村,这个原本在依安县“没名”的村庄,经过4年奋斗,4个破烂不堪的自然屯全部灭迹,土房变楼房,农村变社区,充分体现和诠释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素和内涵,一跃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骄人战绩的背后,源于“掌门人”张明伍苦干、实干、拼命干。
    出生于1967年1月的张明伍, 于1989年,投入到大城市怀抱,来到大庆市,成为农民工一员。靠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于1998年返回家乡依龙镇奋斗村,开始了继续当农民耕种土地的生活。前期,他靠多种地,养牛羊,积累式滚动发展。2009年以后,张明伍将自有资金全部拿出来,又贷了部分款,购买了3台大型挖掘机、1台铲车、1台大捞子,将挖掘机分布在水利工程和建筑工地,年年活计爆满,年年收入不菲,很快,张明伍成为依龙镇响当当的“大款”。 
    2010年9月,受邻近的丰林村撤并自然屯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楼影响,在农民们的呼声中,奋斗村的5栋2万多平方米农民公寓楼在丰林村腾空的3屯老宅基地上破土奠基。因资金困扰,到了2013年8月,全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工程基本告捷之时,奋斗村的5栋农民公寓楼中,有1栋楼盖没上,所有窗户玻璃没安装,供电、供水、排水、供暖等主要配套工程没施工。
    眼看奋斗村农民公寓楼建设工程要成为烂尾楼的季节,依龙镇党委果断决策,派党群口人员深入奋斗村,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海选支部书记。很快,时年46岁、2001年入党的张明伍进入视野。奋斗村的全体党员和农民群众一致认为,支部书记这副重担,就得张明伍干。2013年9月20日,张明伍被镇党委任命为奋斗村党支部书记。
    新的支部班子产生后,张明伍便主持召开“两委”成员会议,分析奋斗村发展形势,探讨破解难题的具体办法。当即决定紧急召见施工负责人算大账,并紧急筹措资金,将拖欠的487万元工程款全部付清,并承诺,下一步的工程款,一天一结算。奋斗村农民公寓楼建设工地不仅恢复了施工,而且上楼盖、安玻璃、供水、排水、供暖、装修同步进行,经过90多天鳌战,当年12月,全村288户农民全部入住农民公寓楼,4个自然屯老宅全部灭迹。
    2014年以来,奋斗村又在配套工程和打造优美环境上下功夫。在基础设施上,建设了办公、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楼,内设党员电教室、村民议事厅、演播厅、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硬化路面5条1000多延长米,铺设步道板砖1万多平方米。乔冠结合,观叶、观花、观果、观干等树种落户奋斗小区,还栽花种草,绿化面积过半。安装140多盏路灯、庭院灯,5栋楼房全部安装了霓虹灯。安装了26个全覆盖的电子眼,对楼区四周1200延长米围上了栅栏。3个8000平方米休闲娱乐广场上,演出大舞台、健身器材、篮球架,成为人们开展户外文体活动的载体和平台。家家户户规划建设了仓房、辟建了菜园和农机具停放场。
    为较好地巩固和保持楼区良好环境,制定了村规民约,下发了文明守则,并加大宣传和执纪力度,还安排一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日常环境卫生管理。生活这里的村民们人人懂规矩,已经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意识和习惯。无论啥时步入奋斗社区,都给人一种清新、干净的感觉。这里,楼前、楼后、路面、广场上,无烟头、无纸屑、无垃圾袋、无吐痰,所有墙壁、栅栏无乱写乱画乱贴,所有楼道无垃圾、无杂物摆放,夏天无积水,冬季无积雪,保持四季清洁。
    奋斗村农民入住楼房后,张明伍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不断增加收入鼓腰包。2014年春季,很多农民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另谋生计,可由于一家一户流转土地面积小又零散,种地大户不搭茬,土地很难流转。有人找到党支部商量该咋办。党支部一班人将农民流转土地的事儿放在了心上。他们逐屯召开村民大会,明确宣布,想自愿流转土地的,向村委会递交土地流转委托书。2014年2月,全村家家户户都向村里递交了土地流转委托书。随即,向社会公示了奋斗村土地整村流转的面积、价格、发包年限、交款方式。由于党支部牵线搭桥当“红娘”,很快,全村17123亩土地全部高价流转。全村仅有46户农民种地。土地转包给大户种植,平均每公顷5000元,高于零散发包500元,平均每户按1.5公顷计算,户均增收750元。种粮大户在3年种植期间,头2年效益不错,到了2016年,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不到位,仍以玉米为主,因玉米价格偏低,其效益不佳。通过张明伍协调,全村46户种粮大户全部带地自愿入股,注册成立了依安县永鑫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春季,在股东全员参与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将玉米种植面积压缩到4773亩,占总面积的28%,将占总面积72%的12350亩田地,分别种植1500亩小麦、1800亩水稻、3000亩订单甜菜、1400亩订单葵花、650亩订单甜玉米、1000亩红豆、3000亩订单大豆。毛收入2158.8万元,去掉土地承包费和各种投入费用1009万元,种植业总效益1149.8万元。种地的46户农民,平均每户纯效益25万元。年底,给所有流转土地的农户,每亩地再分红10元,户均增收1000元。
    发展养殖业。2017年7月,启动原有的闲置的千头牛综合养殖场,购进可繁母驴100头、可繁肉牛106头。采取贫困户贷款入股,每户贷款3万元,周期为3年,带动100户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在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每户年分红利2500元。同时安排8名农民工,其中3名贫困户,管理毛驴和牛,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创办加工企业。2017年7月,奋斗村在依龙镇永珍村创办鲜食玉米储存冷库和面粉加工厂,预计年加工面粉2000吨,加工鲜食玉米粒4000吨,年获效益2000万元。该企业每年秋季的2个月,安排当地贫困农民工70人,每人收入6000元,安排贫困户长期工20人,每人年收入3万元。该企业组织贫困户种植甜玉米。2017年甜玉米种植面积650亩,2018—2019年甜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亩保苗3000株以上,每株1穗玉米,每穗玉米回收价格5毛钱,每亩毛收入1500元,亩效益800元,带动500个贫困户每户种植甜玉米20亩,通过种植甜玉米,贫困户年均增收1.6万元。
    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们,离开土地踏上新的创收征程,有的就地打工和发展养殖业,有的到外地出劳务和当老板。刘忠义、王国文、王伟斌等农民就地年年给种地大户和养殖大户打工,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高者达4万多元。沈占鹏、何宏伟夫妻与妹妹沈丽娇一起奔赴首都北京投亲靠友,找到了专门销售楼房的工作,年收入超10万元。朱月广、尹长春每人带走20多人,在辽宁省旅顺市承包公路建设工程,不仅他们本人年收入几十万,所有跟随他们走出去的农民工,收入都在五六万元。任洪卓则跑到武汉市干起了房屋租赁行业,靠自己努力,在当地买了楼房定居,小轿车换了一个有一个,现在驾驶的是较为高档的路虎牌轿车。
    为减轻农民负担,党支部研究决定,2013和2014年2年采暖期的取暖费全免,由村里负担。从2015年开始,每平方米仅收20元,不足部分由村里负担。楼道电费和卫生费不用农民花分文,全部由村里负责。从2013年9月开始,死亡人口的火化费全部由村里报销,不仅使殡葬改革常态化,而且给丧主节省了一笔不小的花销。从2016年开始,农民们应缴的新农合医疗费用,全部由村里承担。2015年春节前,奋斗村投资15万多元,将所有楼房全部安装了霓虹灯,产生的电费全部由村里报销。几项费用加起来,奋斗村每年支付由农民负担的费用达百万元。
    4年多来,张明伍光给村民拿出救急钱就达20多万元。2014年9月,村民孙明芝的妻子赵红丽腰椎结核病加重,急需手术,却因为凑不齐手术费而急得团团转。张明伍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借给孙明芝5万元。一个多月后,赵红丽术后康复。
    张明伍通过勤政廉政,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善事,提升了凝聚力、吸引力,增强了战斗力、号召力,用一呼百应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只要村里有号令,全村党员和村民协同作战,没有办不成的事。
    现如今,正像奋斗村村名一样,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目标前方,继续奋斗,在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将继续矗立一座座丰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