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获秸秆

生产秸秆饲料
近些年,每当秋冬之交季节,各级政府都对禁烧秸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但在某些地区,收效甚微,焚烧秸秆现象依然存在。那么,如何破解秸秆不再焚烧的难题呢?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返乡创业的农民白子兴,将玉米、豆类等秸秆进行回收,通过加工处理变成牲畜饲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今年33岁的白子兴,高中文化。2000年离开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大中城市,步入打工者行列。他头脑灵活,善于琢磨,肯于钻研,吃苦耐劳,在他外出打工的13年时间里,历经了3个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2年在哈尔滨市第二电机厂学习机电维修技术,2003年至2004年参加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建设工程负责电力安装工作,2005年至2012年进入长春广达汽车百货集团担任技术总监、企业员工培训讲师等职务。在长春广达汽车百货集团工作的7年时间里,白子兴被评为2006年度广达汽车百货集团最佳优秀员工、荣获了广达名车首届“想说就说”演讲大赛冠军奖、设备维护奖等多项奖项,还拿到了广达汽车百货集团《卓越领导力训练营》特训证书。
有了一定技能的白子兴,在工作之余,总想独立自主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寻求项目过程中,他先后考察了沈阳兴牧牧业机械研究所、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等专门利用秸秆生产加工饲料的机械设备的企业,又花费了一定时间,步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较大型草食动物养殖场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饲草需求量很大,而利用秸秆加工饲草的企业却屈指可数。通过考察,心中有了轮廓的白子兴,返回依安县进一步探寻加工秸秆饲料的潜力和空间及食草动物养殖情况。在走访中,白子兴发现依安县牛羊养殖业发展强劲,虽有遍地玉米秸秆可做饲料,却大部分被焚烧,利用率很低。由此,白子兴产生了返乡创业,研制秸秆饲草加工设备的设想。
2013年年初,白子兴毅然辞去长春广达汽车百货集团年薪12万元的丰厚报酬的工作,回到阔别13年的家乡劳动村两半屯,利用打工期间学到的设备制造技术,静下心来研制秸秆揉丝机和饲草压缩打包机。从此,他开始了在自己家乡创业的历程。5年来, 白子兴昼夜研究揉丝机和打包机的原理和部件构成及相关参数,边研制边试验边改进,反复琢磨,历经10多次改进,自主研制的DRS---15型秸秆揉丝机、QRS---2型揉丝机和DYB---120饲草压缩打包机面世,并通过对玉米等秸秆压扁、梳丝、三次揉搓、添加微生物溶液和水、压缩打包,一条龙作业完成秸秆饲草加工,再通过饲料储存窖进行发酵,便形成了酸香味、口感好、牛羊爱吃、上膘快的上等饲料。白子兴利用生物处理技术生产的秸秆饲料,经过牲畜养殖户试喂,普遍反映良好。2016年12月30日,白子兴作为齐齐哈尔地区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了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以“智慧创新、产业融合、协同合作、跨界共赢”为宗旨,按照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聚合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校资源,共同探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产业融合,最大程度地利用秸秆资源,探寻秸秆产业高效化新思路——2017秸秆产业高效化利用峰会,通过高峰论坛,白子兴进一步坚定了将秸秆变饲料的决心和信心。2017年7月,注册成立了黑龙江省子兴秸秆加工有限公司。
今年,白子兴利用自己研制的秸秆饲料加工设备,加工秸秆饲料2000吨,进一步验证,该机械是将秸秆变饲料的理想产品设备,生产的秸秆饲料供不应求。
时下,白子兴秉承十九大精神,干劲不打一处来,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准备做好三件事:一是为自己研制的揉丝机和打包机申请注册专利,批量生产秸秆饲料经过设备;二是建设年产10万吨秸秆饲料加工厂;三是建设万头牛羊养殖基地。上述三项计划达产后,不仅白子兴本人年获利将达千万元,还可安排当地百余名贫困户就地务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踏上小康路营造增加收入渠道。
雄心勃勃的白子兴,决心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