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博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社会保障事业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而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扩面的提速,我国将在今年实现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
据人社部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呈高速大幅增长态势。2011年,尚在试点中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3.64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8.32亿人。在短短的几年里,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
在医疗方面,我国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全面推行门诊费用统筹,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10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