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武胜讯(通讯员 彭昌万)为切实扭转重建轻管现象,推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转型升级,武胜县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已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建立机构,落实人员。武胜县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水利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辖区内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供水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专题会议,了解每个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措施,做到领导重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管理人员工作到位,确保工程管好用好、效益发挥好。
纳入考核,逗硬奖惩。县委、县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作为年度乡镇水利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确定较大的分值比重。各乡镇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纳入村(居)委的年度考核,制定科学合理、详细具体的考核方案,落实奖惩工作措施,年终量化考核,严格逗硬,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抓好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多措并举,强化管理。武胜县各乡镇因地制宜选择水务企业专业管理、乡镇指定人员管理、村委会班子管理、用水户协会管理、农户自主管理等运行管理模式,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确定水价标准,按月收缴、合理安排使用水费,确保每个工程维修养护、日常运行管理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各乡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实现每个工程有人管、有经费、有制度办法。
注重绩效,以奖代补。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以“水质安全、水量保障、群众满意”为绩效管理目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管护绩效情况,对管理效果好、工程充分发挥作用、老百姓真正享受得到饮水安全保障的地方,给予水利项目倾斜和管护资金补助,建立城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良性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