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 返回首页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

时间:2013-03-14 00:14来源: 作者:收藏

制图:刘念

    本报记者 高文 曹茸

    “开发区就在家门口,上班坐十几分钟的公交车。一月能挣2000多块钱呢!”在安徽省淮北市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的万庆敏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住在凤凰新城,这是淮北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规划建设的5万人规模的农民居住集中区。住进城里,生活来源怎么解决?很多人曾经不无忧虑。

    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乐业”才能“安居”。淮北市紧扣产业转型契机,建成了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凤凰山经济开发区、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杜集经济开发区等,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收入也有大幅提高。作为产业转型的亮点之一,该市相继建成凤凰山、宝迪、百善、口子四大食品工业园,引进宝迪、神华、鲁王、六和、雨润等食品龙头企业。去年,食品工业产值实现216亿多元,比上年增长了30%以上。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一大批被征地农民进厂务工,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的转变。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只能是“空城”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城镇化的一个过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过50%。但过去的城镇化,确实存在“规模式扩张”现象,既没包含人的城镇化的应有内涵,也没有考虑到合适的产业支撑。

    这样的城镇化,显然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前不久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在谈到推进城镇化时指出,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句空话。”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质朴的语言表明了他的看法。

    “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他认为,没有产业支撑简单造城,很可能引发乱上项目、浪费土地、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后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两极分化严重、出现所谓“贫民窟”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朝阳市委书记王明玉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建议加大城镇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扩大就业,带动创业,更好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他说:“没有产业的城镇化就没有灵魂,很多城镇都是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表示,新型城镇化需要以合理的产业布局作为支持。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完善城市功能,要有产业支撑,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城市以提升功能为主,中小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小城镇要发挥与农村和中等城市的纽带作用,发展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