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应对土壤污染既要“防”也要“治” 返回首页

应对土壤污染既要“防”也要“治”

时间:2013-04-10 20:22来源: 作者:收藏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俗话说,“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土壤尤其是耕地,是亿万百姓和千千万万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赖以生存,国家经济以及各行各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却令人痛心。从2009年至今,我国发生了30多起重大或特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涉及多个省份。我国是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如今连这有限的耕地也受到污染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利用各种机会,我对几个省的乡镇、农村和城市近郊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一是目前我国受污染的土地主要有三大类型: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有机物污染。而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最普遍最严重的。二是土壤污染具有较长时间的隐蔽性,不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直观,人们通过感官就能发现。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抽检化验和对农作物进行检测,甚至是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但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土壤污染更是缺乏认识和觉醒。调研中我发现,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到处扔、工业废料到处丢、污水到处流。我在外出开会用餐时,常发现有些人只吃长在土里的马铃薯、山药、红薯和花生之类的食物,说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安全健康食品,但污染的土地里根本长不出人们想要的“安全”。再举一例:有个蔬菜产地想发展高标准的有机蔬菜,但农技人员对大棚中的土壤检测后发现,土壤已经退化甚至被污染,根本生产不出有机蔬菜。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

  这些年我在继续关注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将履职的重点放在民生领域,土壤污染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我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尽快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和规范治理修护“毒地”的建议》。在这份提案中,我首先列举了我国土地污染的严峻现实:一是土壤污染使农产品和食物质量不断下降。二是土壤污染已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三是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四是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问题。五是土壤污染不可逆转、很难治理。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是很难恢复的,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民族的家园。我们习惯将大地比作母亲。如果大地母亲受到污染“生病”了,我们怎能不关心、不动情。努力预防、治理、修复大地母亲的重病——土壤污染,这是我做这件提案的主要目的。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