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2013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摘编) 返回首页

2013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摘编)

时间:2013-04-10 18:13来源: 作者:收藏
     一、冬小麦 

    (一)华北平原冬小麦1.肥水管理原则

    (1)根据小麦品种特性,适当调整氮肥前后期施用比例,强筋型小麦要氮肥后移。根据底(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用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相结合。

    (3)抓住早春土壤解冻和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群体较适宜的麦田应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5)无浇水条件的旱地麦田,要镇压与划锄结合,提墒保墒,提高小麦抗旱能力。趁早春土壤返浆或降雨,用化肥耧或开沟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8公斤。

    (6)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磷酸二铵。如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采用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7)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8)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

    (二)西北旱作冬小麦1.肥水管理原则

    (1)去年冬季西北旱区多数地方降水偏少,今春应针对不同地方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提墒保墒,保住土壤水分,促进苗情转化。

    (2)针对苗情,抓住时机,进行早春顶凌追肥和化学调控,促控结合,保证旱地小麦稳产、增产。

    2.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1)为防止后期干旱,旱地小麦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减少早春小麦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镇压要与划锄结合,先压后锄。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还可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

    (3)播种较早,施肥量高造成的冬前旺长田块,要促控结合。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

    (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

    (三)长江中下游冬小麦1.肥水管理原则

    (1)根据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学确定追肥、灌水数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

    (2)肥水管理与抗旱排涝相结合。2.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1)及时春灌。密切注意小麦返青前天气状况和苗情,特别是降雨情况。如旱情持续,则在早春趁天气回暖、土壤蒸发量加大、麦苗对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时及早灌水,要注意气温变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时间。

    (2)及时补救冬季受冻麦田。根据冬季冻害和群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有大分蘖冻死较多或群体严重不足时,应尽早结合灌水,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蘖,保证成穗数。

    (3)因地因苗追肥。对于播种偏晚、秸秆还田量大、基肥施用量不足,已经脱肥发黄的麦田,在早春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在拔节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喷施0.5%硫酸锌(ZnS04·7H2O)(约每亩用量0.3公斤)。对于群体总茎蘖数较足、叶色正常的麦田可在拔节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二、水稻 

    (一)东北(黑龙江等)寒地水稻1.施肥原则

    (1)合理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使基肥中的氮占总施氮量的45%左右,减少分蘖肥,提高穗肥的施用比例。

    (2)在偏酸性土壤上,建议磷肥选择碱性的钙镁磷肥。(3)钾肥可优先选择氯化钾,在秸秆还田的地块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4)根据测土结果,注意补施中微量元素和含硅肥料。(5)采用节水灌溉,追肥“以水带氮”。2.施肥量及比例

    (1)在水稻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的田块,寒地水稻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在缺锌或缺硼的地区,每亩基施硫酸锌1~2公斤或硼砂0.5~0.75公斤;在土壤偏酸的田块,适当基施含硅碱性肥料。

    (2)氮肥40%~45%作为基肥,20%~25%作为蘖肥,30%~3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1.施肥原则

    (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4)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2.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400~450公斤条件下,氮肥(N)8~11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在缺锌地区,适量施用锌肥;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2)氮肥50%~60%作为基肥,20%~25%作为蘖肥,10%~1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30%左右。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2.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条件下,粳稻氮肥(N)用量14~16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10~14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2)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四)西南地区一季中稻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

    (2)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5)选择中低浓度磷肥,如钙镁磷肥和普钙等;钾肥选择氯化钾。

    (6)在土壤pH5.5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

    2.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条件下,粳稻氮肥(N)用量9~12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8~11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

    (2)氮肥基肥占35%~55%,蘖肥占20%~30%,穗肥占25%~35%;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

    (3)在缺锌和缺硼地区,适量施用锌肥和硼肥;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30~50公斤。

    (五)华南双季早稻1.施肥原则

    (1)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

    (4)在土壤pH5.5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

    (5)缺锌田块、潜育化稻田和低温寡照地区补充微量元素锌肥。

    2.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400~450公斤的条件下,氮肥(N)8~11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缺锌土壤要适当施用硫酸锌。

    (2)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40%~50%,分蘖肥占25%~30%,穗肥占20%~25%;磷肥全部基施;钾肥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

    (3)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30%。

    (4)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50公斤左右。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