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张晨暄)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抢手,在实习期间就被多家大型企业招进工厂,毕业后基本上都能留在企业就职,这种现象和乌苏市职业教育的转型密不可分。”近日,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科科长张少伟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乌苏市加快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以及招商引资进程的不断加快,疆内外各大企业的不断入驻,使得工业带动经济发展作用逐步显现。面临这样的发展局面,从2010年起,乌苏市整合了塔城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乌苏分校、乌苏市职业中专学校、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乌苏分校等9个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了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7月底,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学生赵龙走出校园,进入乌苏化工园区的一家汽车生产车间,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与赵龙一起实习的同学有110多名,他们的专业涉及焊接、数控加工等,全都是该校专门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于2005年成立的乌苏化工园区,已经由最初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发展到现如今的68家企业。园区内加快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它们加快步伐聚集发展,推进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然而,这些企业要加快步伐发展需要大量职业技能人才,乌苏市在职业教育上面做足了功夫。
记者在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实训车间里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焊接技术的实际操作,车间内坐落着全国一流的数控与汽修加工设备,学生们一入学就相当于在一个工厂中边学习边实践,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该校钳工实训教师何乃富向记者介绍,这几年,乌苏石油化工基地、乌苏石化工业园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大平台为乌苏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目前,该学校正计划建设具有技能培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产教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据介绍,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地区搭台,政府买单,企业培训”的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熟练上岗,更好地服务“三化”建设。
据了解,除了入驻乌苏化工园区的68家企业外,乌苏市还有本土企业90余家。像北方新科投资有限公司、鸿舟车业等企业,每年需机械加工类各种技能专业人才300人以上,各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乌苏——奎屯——独山子经济板块及周边地区企业每年需各类技能人才达5000人以上,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乌苏市委副书记、市长、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党委第一书记马依山·扎合帕尔表示,职业学校应该立足于本地实际,为社会培养大批急需人才。正因如此,乌苏市正在加快地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步伐,结合地区产业布局,为服务九大产业体系建设培养人才,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