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看山西特色农业如何聚力闯市场 返回首页

看山西特色农业如何聚力闯市场

时间:2013-10-15 13:23来源: 作者:收藏
    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如同跷跷板的两头。产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价格上去了,产量下来了。今年跷跷板跷的有多高,来年农民就可能摔的有多深。

    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收入倍增”计划。三年前,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破题成为摆在山西“三农”官员面前的一个课题。

    2011年,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提出,用特色农业产业翻番支撑农民增收翻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路径。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在山西实施杂粮振兴、畜牧振兴等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思路开启了山西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征程,山西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频打特色和市场牌,从“跷跷板迷局”中顺利突围,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农民增收翻番支撑起一柄安全伞。

    特色大省进军农业强省

    作为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大省,小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设施菜、酿造业、中药材闻名遐迩,被誉为杂粮王国、生态牧场、果菜基地、酒都醋乡。

    然而,特色的资源禀赋并没有给山西带来应有的收益,产品滞销、价格低迷困扰着每个农户。2011年末到2012年初,山西的大宗农产品都经历了一次阵痛:大棚里的黄瓜和西红柿价格普遍低于成本;地处苹果黄金带的晋南苹果大量滞销、积压;蔬菜大区晋中的白菜烂在地里……

    伴随着这样的阵痛,山西开始思考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作为资源型经济地区,一直以来山西都是一煤独大,相对低效益的农业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有两大瓶颈:其一,农业生产条件差,特色产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其二,市场意识薄弱,盲目地规模化种植,丰年伤农事件屡屡发生。

    2010年7月2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发展一村一品,形成板块农业,农民增收翻番。”

    2011年,杂粮、畜牧、中药材等山西特色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开始成为山西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词。

    2012年,随着杂粮、畜牧振兴工程的启动,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入转型提速轨道。

    2013年1月,山西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集中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加快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杂粮产业振兴、畜牧产业翻番、设施农业、果业提质增效、中药材产业翻番、酿造产业提升等七大产业振兴。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