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超载,省去偏远村落,记者亲身体验江西省新建县的农村客运服务
乡村客运要跟上(关注乡村公路②) 新建县内统一的农村客运车,车身标明了核定座位数。本报记者 魏本貌摄
县乡大动脉:小型客车唱主角,核定载客10人的车辆,最多时挤了19名乘客 11月1日上午9点多,江西新建县县城长堎镇花果山农村客运站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公路两旁停放着六七辆全顺客运车,车前标示着营运线路,售票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常:“到大塘乡的,马上就走”、“有没有去象山镇的,还有座位”、“去金桥乡,8块了”…… “最近好多地方都在修路,公交车过不去,去铁河乡只能坐小型客运车。”老家在铁河乡的江大妈,两年前来到新建县县城居住,经常往返于两地。江大妈说,对没有私家车的人来说,从县城到其他乡镇,首选还是乘坐农村客运。 江大妈说的客运车是当地生产的一种比面包车稍大些的客车,大约能载人十几位。跟随江大妈,记者坐上当日从县城长堎镇到60多公里外铁河乡的一辆客运车。既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庆,乘客并不是很多。9时20分,客运车准时发车,核定载客10人的车辆,此时已挤进16人。为增加载客量,司机还将车内三排座位改成四排。沿途司机不时停车招揽乘客,最多时车上共19名乘客。 从新建县县城通往铁河乡的部分水泥道路已损坏,路上坑坑洼洼,客运车经过时尘土飞扬,道路两旁的植物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因为道路维修,汽车不得不绕道经过乡村小路,道路狭窄处两车相会也很困难。即使这样差的路况,车速一度达到60公里每小时,车内乘客还被颠出了座位。 江大妈告诉记者:“这客运车呀逢年过节乘客最多,没座位时得一路站着,腿脚都伸不直,夏天车内没有空调,非常闷热。票价按距离算,坐到终点站铁河乡15块钱,旺季还要涨价。” 据悉,新建县县乡、乡乡间每年近百万人次的人流量,农村客运是当地百姓进城下乡最主要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