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欧洲经验 返回首页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欧洲经验

时间:2013-11-28 10:14来源: 作者:收藏
  编者按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三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群体。在这些方面,英国、丹麦、瑞士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英国农场独特的“生意经”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在英国,农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2%,农业产出也少得可怜,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然而,提起英国农业,业界则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国家仅仅用了不到2%的劳动力,就供应了全国60%的食品需求。除了得益于政府扶持及高度城市化外,英国农场独特的“生意经”也为英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有机农业成为新亮点

  与其他国家一样,英国农业也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从自然条件来讲,英国常年阴雨不断,光照时间短,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即使是当前英国农业已处于高度集约化管理阶段,但是时常出现的恶劣天气仍然让农场主们叫苦不迭。再加之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竞争,英国农业的处境并不好。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绝大多数农场只能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农场主们的“生意经”就发挥了作用。

  瞄准消费者的“胃口”,发展有机农业,成为英国现代农业的新亮点。长期以来,英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较好。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爆发的疯牛病,却给英国消费者重重一击,他们对农业高科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为有机农业发展创造了契机。据了解,疯牛病事件发生后,许多英国农场主纷纷转身经营有机农业,从而使得有机农业在英国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据统计,英国有机面积74万公顷,占农业耕地的4.2%,2012年英国有机食品销售额18亿英镑。

  对于越来越多的农场主经营有机农业,英国政府也持开放和支持的态度,对有机农业一如既往地予以政策扶持,同时委派相关机构对有机农业产品开展认证工作。另外,英国各大超市也纷纷跟进,在食品柜台设立有机食品专区。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英国60%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购买有机食品。

  大有大的产品营销模式

  搞好多种经营,成为农场主的新型“钱袋子”,也为英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英国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劳动力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数量多,一般属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营的大农场,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但却占了农场土地面积的45.2%,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

  对于大农场主而言,尽量避免产品增加销售环节,是他们减少价格损失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一方面与大型超市或加工厂达成销售协议,产品产出后直接由超市和加工厂购买,从而实现价格更大化,另一方面他们则利用大型农场产品数量多、品种丰富的优势,自建销售渠道,把产品直接送到最终消费者。目前在英国各地都能见到的Farm Shop、Millets都属于农场产品直销经营店。

  小有小的灵活经营方法

  与大农场相比,家庭农场的经营则更为灵活。记者到英国多地采访时见到,英国家庭农场经营的项目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农场设立采摘园,反季种植各类水果、蔬菜;有的农场则干脆开设农场游,他们把自己的农舍对外出租,让城里人在农场里度假休闲;有的农场还与周围的农场一道将田间小道连接起来,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

  每逢周末,来自英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农场开展徒步运动,不仅给农场带来了人气,带动了消费,而且农场主们经常把他们的农产品摆在田间地头,让徒步者品尝,有效地扩大了产品的品牌效应。记者在英国中部的拜泊里村镇还看到,在这个被赞誉为“英国最美的村镇”里,四处都建有虹鳟鱼鱼塘。山清水秀纯天然的自然风光,让这里的虹鳟鱼名扬英伦,而虹鳟鱼的美味又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据当地村民称,游客若希望在这里住上一晚,至少要提前一年预订宾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