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牢“入口”抓基础。坚持新发展党员,所在支部都派人逐一谈话,了解他们入党动机,听取与之关系密切人员的反映,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全程跟踪考察记录。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进行了党史、党员权力与义务和党的理论、路线、政策的培训。同时建立了资格预审、民意测评、预备公示、会议票决、责任追究等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从培训、审批、公示、考察等环节把牢党员发展质量。
二是创新“载体”抓教育。按照“紧扣中心,体现宗旨,形式鲜活,务求实效”的原则,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党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各村开展了“履行义务奉献爱心,携手共建和谐牧场”、“我是党员,我作表率”等为主题的活动;在机关党员中开展 “警示教育”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地开展,始终使党员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确保每一个党员在活动中心灵得到洗礼,党性得到升华。
三是构建“网络”抓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家庭监督的力量,建立健全党员互相监督、谈心谈话等制度,凡发现有思想滑坡和不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由所在支部派人与其谈心谈话,及时提醒、告诫。同时,采取聘请监督员、召开座谈会、设立举报箱等多种途径,把握“八小时之外”党员在娱乐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言行,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
四是健全“制度”抓长效。建立完善了《党员承诺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工作制度,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及时提醒、告诫民评中不合格党员,进一步从制度上约束党员行为,使党员的思想与行动始终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