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人居环境大整治丨河南禹州:美丽乡村绘新卷 返回首页

人居环境大整治丨河南禹州:美丽乡村绘新卷

时间:2018-11-05 17:17来源: 三农B2B作者:佚名收藏

【人居环境大整治】

河南禹州市:美丽乡村绘新卷

  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近日,走进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白墙红瓦,房屋整齐划一,路边的红叶石楠鲜艳夺目,格桑花盛开,煞是美丽。在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子里,路面干净整洁,每家院落门口都放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每天村中的保洁员定时将垃圾清走。抬眼向东望去,山岭上种着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层层叠叠的绿叶将山坡装点得青翠欲滴,一派美好的田园景色。

  不止陈南村,在禹州市各村相似的场景很多,也共同谱写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禹州壮丽画卷。

  近年来,针对城乡环境不优、生态建设滞后的问题,禹州市积极探索,以改厕、改水、治污、治脏、治乱为着力点,打出了“垃圾分拣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荒芜宅基地整治”“排前路修建”“五美示范庭院创建”等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长效运行”的工作新路,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全市4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基本实现了“村庄美、环境美、田园美、庭院美”的目标。

  今年6月26日,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在禹州市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了该市火龙镇刘沟村、鸿畅镇李金寨村、磨街乡玉泉村、夏都街道办事处华庄社区、神镇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现场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给禹州带来的变化。在现场会上,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介绍,禹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有效抓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合施策全面推进

  实施“三边三化”“四区四化”“两治一拆”以及“三治一提”,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

磨街乡孙庄村村民的别墅及庭院。

  “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三边三化”(路边、河边、山边的洁化、绿化、美化)、“四区四化”(市区、镇区、城乡社区、矿区的洁化、绿化、美化、硬化)、“两治一拆”(治超、治污、拆除违法建筑)以及“三治一提”(治山、治水、治矿和文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介绍,全市把45条省、县、乡道,14条主要河流、38座大小水库,以及中心城区、22个镇区、679个行政村(社区)、220个各类矿区全部纳入治理范围,逐镇、逐村、逐矿、逐路、逐河建立工作台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直至问题全面解决。

  为实现农村环境卫生跨越式发展,禹州市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设立卫生监督岗,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按“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运作方式,除城区配备1680名保洁员外,为22个乡镇的625个行政村(社区)配备2786名保洁员,每个保洁员配备有保洁车、清扫工具等设备,每个乡镇配备了垃圾转运车辆。在现有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基础上,又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压缩式垃圾处理站。

  “我们村有5名保洁员,每天把村子打扫干净,把各家各户的垃圾送往村头的垃圾分拣站。”在火龙镇刘沟村,保洁员朱丰君一边清扫着路面一边介绍,有专门的公司把垃圾拉到市里集中处理,每户每年交10元的卫生保洁费,村里管理使用,账务公开,贫困户减免,提高了群众参与保洁的意识。

  今年以来,禹州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团队运作、强化监管考核”的运行机制,对于垃圾处理费用,由市财政拿大头,镇政府拿小头,群众再拿一点,建起了垃圾处理的资金保障机制,来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立足各村风貌特色,禹州市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引导乡村科学制定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按“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的思路,禹州提出走好“先进村、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群、美丽乡村群示范区、美丽禹州”逐级提升的“五步棋”战略,优先打造了以鸿畅镇南田庄村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以方山镇庄沟村为代表的矿山修复转型发展示范村,以鸠山镇下泉村为代表的山村旅游示范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通过典型引路,禹州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雁阵效应”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特色品牌”,目前,成功打造禹州市人居环境先进村558个、美丽乡村235个、美丽乡村群23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个,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创建省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村34个;20个村被列入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神镇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为有效保证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以来,禹州市通过安排市、乡财政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争取“美丽乡村”奖补资金等途径,累计整合资金12.2亿元,以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财力保障。目前,全市67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实施了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所有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村内的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间照明达到8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