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梓州渡农副产品市场唤起城南旧事 返回首页

梓州渡农副产品市场唤起城南旧事

时间:2019-01-29 16:58来源: 三台县潼川镇政府 县水务局作者:陈刚 谢涌收藏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潼川古城融入大自然。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月28日,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四川三台潼川古城滨江综合开发项目基本完工,正式开街迎四方宾朋。新“城南旧事”共改造新建明清古典院落3.1万平方米,仿古客栈1.7万平方米,同步建成地下停车场2.3万平方米。同时,对接梓州渡、凯江廊桥附近的中医文化一条街,打造出古城墙沿线系列古典商用建筑4200平方米,完善了凯江堤防加固后的美化、绿化、亮化系列附属配套,共完成城南棚改基建投资7亿元。
        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因明清时期(乾隆王朝以前)的潼川州府治而得名。自南北朝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将郡、县治地由今?V江古镇迁于涪、凯两江交汇处而起。隋唐宋元明清先后为州郡府县治地,民国2年(1913年)潼川府被国民政府撤消后一直演变成三台县城。人在“画中游”,乡愁味更浓。是日,彰显三台独特历史文化的农产品商业文化街区琳琅满目。人们既尽情领略了凯江河畔的冬日城乡风情,又通过特色小吃回味着曲江徐家桥、城南护城河、南济古渡的小桥流水记忆,还一边观赏着精彩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表演。诗意古梓州、文明新三台,一切美好新变化,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独具风情的“梓州味道”,从而度过了一个充满浓浓乡味的“潼川镇第八届城南邻居节”。
        据悉:绵阳三台距离省会成都天府广场12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全国农业农村大县,其传统的农耕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儿有诗圣杜甫的遗迹、有李白拜师的故事、有“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来历,有东大师生抗战到底的意志、有远征军将士誓死如归的血泪,更有石柱盘龙包括“东方金字塔”鲁班湖的震撼,还有神迷的乐加火龙、客家祭祖、高跷狮灯、彩莲船等。从古到今已形成“两汉民俗文化”、“唐宋诗词文化”、“道佛宗教文化”、“花海乡村文化”、“水生态旅游文化”五大品牌,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在此参观,其独特的乡愁味道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多年来,三台县围绕绿色生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已成功建成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为全川知名的县域经济模范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进而打造出了一片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拓展了全省现代农林畜(水产)重点县建设成果,增强了“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83个,获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产品6个。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全国领先的藤椒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川优质大米基地,全川优质商品蔬菜基地。
        金狮舞年,锣鼓闹春。喜庆的龙狮在人群中边舞边走,年味渐渐弥漫开来。三台城南第八届“邻居节”异常热闹,上千曲江、凯涪社区的邻居们走出“小家”、涌向“大家”,举杯庆新春,共话邻里情。360米长的古街上,86张餐桌沿街摆放,阵阵菜香让人垂涎欲滴。千人长街宴,街坊邻居,互道祝贺,传统的情谊,溢满古城。此间,有金童书联,红红的春联,喻示红红的年。稚嫩的小手,更有赤子情怀。县内十余位书法家挥毫泼墨,现场为社区居民书写了百余副春联。更有当代杜甫现身,与民同乐。更乐坏了游客,忙坏了那些业余摄像师。潼川古城,系列新年文化还在持续推出,都他乡的你回来,过一个久违纯正的中国年!(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