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百科 > 麻城镇建农家书屋 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知识便利 返回首页

麻城镇建农家书屋 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知识便利

时间:2018-05-07 18:14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佚名收藏

  “今年特别贴地气的一个词“厕所革命”,您们听说了吗?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了”,“不止是厕所有变化,我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你们看,我找到了《机械入手知识》,里面有一些插秧机、旋耕机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注意事项。”“我刚了解了科技防病施肥,施肥的时间、方法和施肥量都是有讲究的”……春耕时节,麻城镇不少农民放下锄头后,走进书屋,学党的政策,学“致富经”,大家互相交流,场面十分热闹。

  “我到书屋来学一些养殖技术,对科技喂养,搞好农业生产,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有很大帮助。”正在认真学习青蛙养殖技术的官湾村村民杨虎平是农家书屋的常客,这里有指导他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据介绍,杨虎平在麻城镇各级干部的关心下,扭转40亩土地用于养植青蛙,尽管有农技人员对他进行了青蛙养殖知识技术培训,但他一有空还是来到农家书屋,学习青蛙养护知识。“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要早日实现奔康致富,必须不断学习。”杨虎平说,现在种田种地养殖都要讲科学,只有学好新技术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为了能帮助丈夫管理好一百多亩的蔬菜大棚,只要一有闲暇,荆港村的许志玉就到农家书屋里学习关于蔬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销售。前几年,许志玉与丈夫李卫华到各地学习蔬菜大棚专业技术回乡后,投资两百多万,扭转土地一百多亩建立了标准化蔬菜大棚,如今家庭年收入达到八十多万,同时还带动周边二十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看到小有成就的许志玉一家,村民们纷纷到农家书屋学习党的政策,学习致富路子,聚在一起看书长见识。

  “现在农家书屋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出来了,村里玩麻将、打扑克的人少了,都争先恐后地来这里学习、交流发展致富的经验,风气是越来越好了。”荆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芝华欣慰地说。

  据了解,麻城镇在2011年组织各村按照6个书柜,1500册藏书的标准统一建成村级“农家书屋”并挂牌,村妇女主任为“农家书屋”管理员,负责图书的登记、借阅、归档、管理工作。近两年更是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力度,各村“农家书屋”每年新增图书200册,目前已实现了全镇19个村、1个居委会的农家书屋全覆盖,累计存有图书4多万册。同时,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服务“三农”的作用,还对所有农家书屋进行提档升级,书屋均配备了书架、阅览座椅、读报栏、电脑等配套设施,并及时更新书屋的图书,增添了涉及种养、科普知识、农业政策等方面的书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农家书屋学习取经, 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精神粮仓”。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