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自闭症儿童“被退学”是教育之痛 返回首页

自闭症儿童“被退学”是教育之痛

时间:2012-09-29 09:49来源: 作者:收藏

伯通 媒体人

政府的制度保障、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是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不二法门。

近日,有关自闭症儿童“被退学”的新闻频传:在深圳,爱好钢琴的15岁自闭症男孩李孟连续四次被拒之校门外,19位家长联名写信反对他入学就读;另一个故事更令人心痛,9岁自闭症男童浩浩被校方送回家后,又被母亲反锁在家中,一心想上学的浩浩试图从逃生窗钻出去,不幸坠楼身亡。昨天,新京报报道,被认定为“疑似自闭症”的北京男孩李明亦被要求退班,他的同班同学已拒绝上课。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每年的9月,是所有自闭症患儿和家长们忧心忡忡的“黑色9月”,自闭症患儿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普通的学校上学,但又担心孩子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多数自闭症患儿的家庭,都会面临孩子上学会被劝退的问题。而这些患儿“被退学”的根本原因,恰是由于我国在特殊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缺失。

1938年,国际科学界便已经提出“自闭症”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我国直到1992年才有专家指出“此病在我国尚处于早期认识阶段。”须知,治疗自闭症的黄金阶段是1-3岁,而我国3岁前能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不足三分之一。而且,我国对自闭症认识上的落后,绝不仅是医学知识方面的知之甚少,更是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孤陋寡闻,进而对患者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宽容。

虽然,在1994年,国家教委已明确规定“让自闭症患儿群体随班就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时至今日,“教育公平”对自闭症患儿依然奢侈。譬如,我国特教专业人员总人数仅为3.1万,在这稀缺的群体中,却有将近35%的专业背景与特教毫无关系,另有近20%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社会上有不少自闭症患儿,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努力,已经成功地接受了初等教育,甚至开始逐步融入社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亦证明,经过早期科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干预,许多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自立生活、融入社会的。

翻看这些患儿教育的成功经验,其中无不充满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包容、鼓励,当然更重要的是,患儿家长也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为患儿创造了便于与他人共处的条件。比如北京患儿康康的母亲,会把课桌的桌椅腿用布包好,而河南患儿丁丁的家长则努力让孩子懂得规则、提高交流能力,而他们也都成了不多见的成功案例。可见,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是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不二法门。

只要社会各界都能对这些患儿多一些关注和包容,政府部门在福利责任和制度细节上亦能做好保障,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走出家门,拥抱社会。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