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雅星镇:各方言在融和中共存 返回首页

雅星镇:各方言在融和中共存

时间:2012-12-24 12:50来源: 未知作者:rao收藏

 


 
       从那大镇驱车向南,行径在茂密的树林下,经过八一农场,就到了雅星镇,这里居住了黎族和操儋州话的汉族。清晨,走进村庄,黎族妇女们带着竹子编制的斗笠,唱着黎歌,上山割胶去了。
  “在雅星镇,黎族妇女们除了唱黎歌,还会儋州调声。”该镇调声队负责人李英姐说,同样,儋州调声在该镇带有浓厚的黎音,被人称为“黎音调声”。
  有专家调查发现,毗邻汉民族居民的黎语音调中和低沉,音尾较长;深山黎居民的黎语音调较高亢,音尾平短有力。而在南丰镇地区,黎族因与客家人相邻,黎族人兼通黎语与客家话,其语音语调受到客家话的影响。
  “太阳那么辣,路又不好走,走路的姑娘你歇一歇,请问你姓什么?”这是一首客家山歌,但是演唱者却是儋州兰洋镇番打村苗族人盘珍忠。20年前,他就用这首山歌,娶到了一位客家姑娘为妻。
  盘珍忠说,番打村,地处兰洋镇山区,与黎族村庄番雅村和客家人聚居区南丰镇相邻,村里很多人都会唱,黎歌、苗歌、客家山歌,三种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黎话、苗语、客家话,三种方言,在这里是必学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番打村的苗话也就借用了一些黎话和客家话。
  在儋州话中,也有借用其他方言的现象。“四”读音一共有6种。一读“dei”,二读“ding”,三读“di”,四读“chuong”,五读“二双”,六读“shi”。儋州方言研究专家吴英俊认为,其中“di”就借用了海南话中的“四”读音,读音“shi”又与军话中的“四”的读音相似。
  互相借用的现象在名词中更多。例如,儋州话说“鼻子”叫“k‘at”,与黎语相近;把“香蕉”叫“番椒”,与客家话一样;把“桌子”叫“台”,与白话相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