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懒人种地法”不仅可以养护地力,且实践证明粮食产量更高、效益更好,新一轮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正悄然起幕。
在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一台样式怪异的播种机正在铺满秸秆的田间播种,村民席俊华告诉记者,种了一辈子地,始终认为多下功夫、精耕细作才能打高产,没想到去年开始学习免耕的保护性耕作以来,不但省事了,每公顷还多打了3000斤粮。
“原来种地的工序很复杂,费时、费工、费力,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席俊华说,“如今种地,只剩下播种、打除草剂、收获三个环节,其他所有都不用管,农闲时间多了,大伙赚钱的机会也就多了。”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表示,中国东北农村种地,过去要打高产,主要难题是温度,而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如今的主要矛盾是水分,传统的“精耕细作”容易导致土壤中水分散失,而“懒人种地法”则更适合涵养水分。
作为享受中国政府津贴的农业专家,王贵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推广,经试验证明:秸秆还田,有助于缓解风蚀土地,保护黑土层,减缓水土流失,秸秆腐烂在地里,还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据了解,美国、加拿大的大型农场,基本都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方式,而作为中国的“大粮仓”,东北地区正在大力推广高光效免耕轮作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涵养水源、培育地力,还将有助于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吉林省今年计划推广高光效新技术200万亩。“保护性耕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土地生态恢复后,为了保证农民增产,我们还得积极防治病虫害、鼠害,消除火灾隐患,而这些问题,都还需要配套研究解决。”王贵满说,从中国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无疑应该是未来发展方向。(记者姚友明 魏蒙王晓明)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国农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41号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
客服QQ:
技术QQ: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