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刘玉珠:新型城镇化应民生第一 文化第二 发展第三 返回首页

刘玉珠:新型城镇化应民生第一 文化第二 发展第三

时间:2013-09-09 09:53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今天上午,“2013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峰会”在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举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就“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应该是民生第一,文化第二,发展第三,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刘玉珠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蔚/摄

  他说,最近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的科技发展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在此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是我国发展到现在必然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我国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的选择,也是为了解决城乡之间,特别是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选择。这个结果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的城乡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刘玉珠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应该是民生第一,文化第二,发展第三。

  所谓民生第一,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还是要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刘玉珠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牺牲与贡献失衡。我国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关注、关心农村,关心农民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国家拿出来一定的物力、财力规划建设新型城镇,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十分必要。特别是国家花大量的钱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后,农民靠什么生存,向城市、向工业转移将带来污染的问题或者是生态的问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应该拿出钱来解决农民包括社保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子女的教育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家要负起重任。他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吸取以往出现的经验与教训,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规划,是千城一面还是学习借鉴,还是因地制宜,都需要有关方面充分的论证和思考。

  在谈到文化第二时,刘玉珠认为,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对GDP的热衷,我国文化的发展目标并未获得落实。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后,不是给农民提供住的地方和工作机会他们就变成了城市人。刘玉珠说:“坦率的讲,现在农村人和城市人还是两个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不是把他们聚在一起,层次意识、文明素养、规则意识就都提高了,这里面就有政府怎么样教育,怎么样培养,怎么样引导,怎么样投入的问题。”他希望城市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帮和带”,对农民进行支持和引导。他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要考虑到文化的传承,尤其要适当考虑农民的文化生活。城镇化建设中,增幅要为公共文化设施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物质基础,为农民的文化消费,特别是基础的公共文化消费负起责任。他表示,多年来城市居民和农民所享受的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支持的差距特别大,农村的文化消费实际上不到城里人的1/3,这值得政府关注。政府还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留下空间,因为目前城里人已经开始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休闲,关注文化旅游、娱乐,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到文化旅游、农家乐以及一些其他有特色的产业项目予以必要的支持。

  在谈到把发展放到第三的原因时,刘玉珠表示,目前,民生问题、文化问题和消费问题实际上都涉及到我国的国民素质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能一概的把经济指标放在突出考虑的地方,而是是时候让国家对农村,对农民进行必要的补偿。如果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把文化问题、城镇居民的素养问题,把产业的问题规划好,这对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不能单纯追求GDP,政府还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