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农民荒”不容乐观 评:可通过规模化经营来解决 返回首页

“农民荒”不容乐观 评:可通过规模化经营来解决

时间:2013-10-31 09:10来源: 中广网作者:cym收藏
  导读:我国每天消失行政村20个,“农民荒”前景不容乐观。10月27日18点经济之声聚焦:什么原因造成农村地区大面积出现“农民荒”,如果当前“农民荒”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带来哪些危害?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中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近年来农民工民工荒的问题是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但是就在人们对“民工荒”问题给予注意的同时,却有意无意的忽视或屏蔽掉了藏匿在“民工荒”背后的另外一种劳工现象,这就是“农民荒”。详细情况我们有请值班编辑慧娟来做介绍。
  青壮劳动力进城打工 农业大国现“农民荒”
  编辑:农业大国出现了“农民荒”,这是非常重大的国情变化,对此有记者走访了不同省份的农村,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东毛克岭村,全村在村人口458人,实际常住人口216人,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60岁以下的劳动力屈指可数。再来看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234人,在村常住130人左右,基本上也都是老人和儿童。实际上今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就发现,像河北、山西、河南、内蒙以及其他省区的情况大概都是这样,本来是农业大省的一些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少。根据了解,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年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给在经济增长发展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务农劳动力,缺乏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连锁反应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一共涉及了17个省区市的2749个村庄调查就表明,超过七成的农村已经没有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1/4的农村还有40岁以下的劳动力。但是如今五年过去了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没有充足的劳动力,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日益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目前一些主要的劳动力都是60岁左右的农民,出于对土地和耕种的自然感情依然坚守工作,但是现在依然每人要耕地20亩到30亩,基本依靠人力和畜力,劳动力现在呈现出超负荷运转的现象。那么再过5-10年当这些老人都没有办法再因为劳作的时候,种粮主产区的劳动力就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严重危害到了粮食安全。所以说剖析“农民荒”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怎么来应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接下来请出经济之声的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袁钢明教授来做评论。刚才我们连线的时候记者提到了一个“农民荒”非常让人担忧的一个问题,我也想到了很多人用来形容目前农村这个现状的一个词叫做“386199部队”,青壮年全出去了,剩下的是妇女孩子和老人,能不能先来请您做一个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地区大面积出现这样的一种“农民荒”的现象呢?
  袁钢明:我刚好相反,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农村转变过程中的另外一个侧面现象的问题,我们经常说中国农村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大量的农民不是在土地上了而是跑到城市去打工了。而他们的收入主要的来源都是来自城市的打工,他们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是从离开了土地以后得到了改变,所以中国农村现在开始富起来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另外一个调查现象是这种发展的反面,又变成了没有土地没有农民来耕作了。这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它实际是在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所以今天这个话题只谈到了它的不利的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前面它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实际上这个过程应该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农民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在土地以外离开的土地以后得到了非农产业、或者是城市打工、或者是工资性收入的好处。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注意一下他们离开土地以后所造成的土地的一些问题,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把成就和发展方面完全忽抹杀和忽视掉。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