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说说这35年 我家小车步步高 返回首页

说说这35年 我家小车步步高

时间:2013-11-28 16:49来源: 未知作者:王文澜收藏

  我家的一辆“小车”自从“退休”后便一直“尘封”在杂房里。虽然我的“小车”已经换了第三代,然而这辆档次最低的“小车”我却一直保存着,因为它跟随我长达将近40 年,曾经为我家作出过不少贡献,有了深厚的感情。

  这辆“小车”不是工厂生产而是我自己制造的。上世纪六、七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风起云涌,春冬两季人们几乎全是在兴修水利工程或者治山治河造田。开始,搬运大量的土石全是用肩挑,劳动强度大工效也不高,后来人们想起了用木料做成车架,架子上面安一只大竹筐,下面装一个橡胶轮胎,还在车架尾部装上两条平行的木腿(以便平稳停车装货),形状略似一只鸡,故称“鸡公车”。“驾驶”这种车比较简单,双手紧握两只车把手用力向前推,一车能运一二百斤。在那靠工分吃饭的年代,“鸡公车”帮我家挣了不少工分,全家人才勉强得以温饱。

  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我又用它来运肥料、卖余粮,从地里运回柑橘、红薯、玉米棒。后来修通了公路,我又制起了板车,板车装的多跑的快,可我还是将“鸡公车”保管得很好,因为各有各的优势,互相不能取代,比如在狭窄的小路上它的长处就尤其明显。那时我常常想,啥时候我家能买一辆真正的小车就好了。

  进入本世纪,国家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凸显出来,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柏油路又变成了水泥路。自来水通了、电通了、乡村公交车通了......更为可喜的是,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土房变成了砖房,平房变成了楼房,楼房变成了别墅,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10年前,我儿子买了辆微型运输车,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家。2008年儿子又卖掉运输车买了辆“的士”,不久,大孙子也“跟着”买了一辆,终于圆了我家的“小车梦”。儿子要我把“鸡公车”架砸了做柴禾,免得占地方,我说这是我们家里的“传家宝”,它见证了我们家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的历程,同时也昭示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辆“鸡公车”是我们家进行“双思”教育的活教材。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