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谨防“阶层固化论”打压寒门学子信心 返回首页

谨防“阶层固化论”打压寒门学子信心

时间:2017-07-18 08:30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施维

  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阶层固化意识的固化,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因为贫穷而滋生的卑微与胆怯。失去了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失去了奋斗成就人生的希望,才是真正的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是一个老话题,最近又热了起来。

  事情的起因是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抢分”秘籍时,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出优渥的家庭条件赋予其许多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是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无法享受到的,这就决定了,他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好又厉害的。”

  在某种程度上,熊轩昂的话确实戳中了现实的痛点。当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用现实而又清醒的语调,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比一个成年人更能直指人心。尤其是在高考这个命题上,几代中国人籍此跨越了阶层的桎梏,书写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家国篇章,而今天,在底层人员向上流动的渠道日益狭窄的现实境遇下,也被打上了“阶层性”的烙印,确实值得深思。

  但是,熊轩昂个人的感受和经验,是否能够等同整个社会现实?是否我们就要因此简单地认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果真是寒门学子身上无法却除的枷锁?这显然是不客观的。就好比我们随便就可以举出几个身边因为读书改变命运的事例,却也不能因此就对当前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盲目乐观一样。

  令人担忧的是,当人们在一遍一遍讨论阶层固化问题时,也在一次次强化对阶层固化的认知,随着新的“读书无用论”声音不断扩大,还有网络上某些爆款文章理直气壮喊出“寒门难出贵子,正是对奋斗者的公平”,或者都在无形中消解那些寒门学子努力拼搏的斗志,打击他们向上的信心,这更需要警惕。

  客观上而言,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自于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外因,取决于国家、社会的相关制度安排、资源分配等,还有家庭的供给;一个是内因,来源于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我们在讨论阶层固化这一问题时,也有两个“舆论场”,一个向上,舆论期望通过有效的发声,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更有效地优化资源分配,从外力上打通阶层之间的有效流动,近两年国家在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实行的面对农村学子的专项招生计划就是非常典型的国家层面的努力,此外不少地区重点高中开设“***班”等都属于此类,解决的是外因的问题;另外一个舆论场向下,面向普通的老百姓。这个舆论场更为复杂,如果过于强调问题的表象片面重视外因,忽略了个人奋斗的价值淡化了内因的作用,绝对不是这一话题的正确“打开方式”,恐怕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孩子考试前去算命,一人抽了上上签,孩子想:既然必定“高中”,那我还学什么!一人抽了下下签,孩子想:既然必定“落榜”,那我还学什么!由是观之,如果首先我们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来面对和认识所谓的“阶层固化”问题,那本就处于弱势的寒门学子是否也有可能成为那个抽中了“下下签”的孩子?如此,也就更遑论问题的有效解决了。

  近年来,在我国有些农村地区高中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孩子中学一毕业就出去打工,这其中还不乏一些成绩基础较好的学生。有记者采访问他们为何不继续求学,回答出奇的一致:“如果考不上一流的重点大学,上一个普通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我不知道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少是受到当前这些类似“读书无用论”等阶层固化思想的影响,我也无从知晓,他们中间多少人若干年后是否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判定一点,只要有人能够再继续多读些书,哪怕享有的只是农村地区最普通的教育资源,他们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有所不同。

  客观上而言,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这是事实。先天的家庭资源确实会给予特定群体更大的优势,更高的起点。但是,承认现实不代表就要向现实屈从,正视问题不等同于向问题妥协。如果所谓“输在了起跑线”的命题成立的话,那么后面的行程则更需要奋起直追,更需要给他们鼓劲加油。即便也许不一定能追赶得上,至少也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高度和广度,让我们所身处的国家和时代有了更蓬勃的生机。

  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而言,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去化解;但是从个体的视角,我们应该拒绝所谓的“阶层固化”论。其实,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阶层固化意识的固化,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因为贫穷而滋生的卑微与胆怯。失去了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失去了奋斗成就人生的希望,才是真正的阶层固化。成功不是成功者的通行证,贫穷更不能成为贫穷者的墓志铭。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是任何出身,相信奋斗并努力奋斗,永远是我们于这个时代最鲜活的存在方式。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