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让崇文重教薪火永传 返回首页

让崇文重教薪火永传

时间:2017-11-09 08:24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刘效仁

  不到百年,一个小山村竟出了41个博士,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个小山村就是广东江门台山市白沙镇西村。

  这个村华侨多,早期的华侨在外面做劳工谋生,同时增加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有人就是在国外历经坎坷后获取博士学位的。他们对家乡教育特别重视,长期捐助山村办学,不独对师资要求严格,薪俸丰厚,还要求学生一律住校,且注重品德教育。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乡民“祖上就有读书学习的好传统”。村里的几辈人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笔筒装米,也要教子读书。”即便家里穷得米用一个笔筒就能装下,也要省吃俭用供后代读书。大家认为,读书人不仅是自己有文化,有出息,而且还能富家强国,所以家家户户都舍得花钱供孩子上学。

  这与当下一些村庄读书尚学风气不盛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在一些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不少未成年人早早地结束了求学生涯,加入了打工者的队伍,这与人们对读书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有很大关系。

  一个人的能否成功,不光受情商和人脉左右,还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人生质量和生活品位,也往往是由读书、艺术等决定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还有人的现代化,读书恰恰不可或缺。

  虽不能说读了书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但“知识改变命运”“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传家远”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与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但可以改变自身的生活处境,还能藉此带领家人甚至村庄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和长期繁荣,靠得也不仅是经济的增速,还有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文化的软实力。这一切,都离不了读书与教育。只有崇文重教,才能让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