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让扶贫人才在农村“安家落户” 返回首页

让扶贫人才在农村“安家落户”

时间:2018-04-03 08:30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编辑同志:

  在扶贫过程中,扶贫人才到村里一年时间,刚摸清村情民意,刚刚形成一些扶贫思路,上级单位就要“换人”,扶贫人才难留住。农村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扶贫人才。为留住扶贫人才,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对扶贫村要因村制宜,按照乡村振兴的标准做好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乡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民代表、村干部组成“顶层设计专班”,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分步实施扶贫规划。

  强化科技示范。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扶贫村“联姻”,通过“一村一专家”的形式,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进行传帮带,延长扶贫人才链条,让科技示范成为贫困户脱贫的“根”。

  开展科普培训。利用“三下乡”、农户夜校、科普农院、种养技能比赛等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农资和农机知识培训,培育更多的“家门口”扶贫人才。

  建设“扶贫团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是联系贫困村和社会力量的纽带,组织他们与致富能手和各类农技人才成立“扶贫团队”。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办法领办创建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通过整合科技力量,以定点、巡回、技术承包等途径组成“流动扶贫团队”。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政协陈庆跃

  编者: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国家及相关部门都给予了贫困地区大量人才支持,从贫困地区自身可持续发展来看,还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机制,强化贫困地区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

  投稿邮箱:nmrbncb2014@163.com 电话:010-84395112,84395140微信号:nmrbncb2016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