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细胞工厂”让“锅底人群”有盼头 返回首页

“细胞工厂”让“锅底人群”有盼头

时间:2018-08-23 18:10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柳艳文

  “只要得空儿,我就缝缝箱包,累了就歇歇,家里啥事儿都不耽误。”日前,河北省临西县临西镇陈庄村村民陈维春,坐在缝纫机前乐呵呵地说,他的左腿残疾多年,行动不便,但有了这台缝纫机,今年就可以脱贫了。

  农村贫困群众脱贫有多种途径:有人依靠劳动力进城务工;有的家庭通过供养子女读大学,进而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状态;有的家庭通过产业政策,依靠能力和技术摆脱贫困。以上这些脱贫手段,大多数是建立在全劳动力的基础上。

  还有一群人,不能干重体力活,自己又没有文化和技术,甚至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对于这样一群人,如果仅靠政策救济,只能是杯水车薪;让他们外出务工,也不太现实。而河北省结合这些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细胞工厂”的实际举措,既可以延长产业链,也可以助力脱贫攻坚。

  之所以叫“细胞工厂”,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小,多是利用村里闲置房屋开设一家小厂子,成本不高,但是运行却很灵活。根据村民意愿,可以集中上班,也可以把缝纫机搬回家,时间自由,按件计酬。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最为紧迫的是提升“锅底人群”的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取财富。这些开在村里的“细胞工厂”正好契合了这些贫困群众的意愿,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盼头,值得推广。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