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讲习入民心提振精气神 返回首页

讲习入民心提振精气神

时间:2018-10-08 18:06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苏义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针对云南省怒江州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弱、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怒江州委大胆创新扶贫举措,在全州范围内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使其成为培养新时代农民的主要平台,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实现“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帮助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政策宣讲暖人心

  讲习所宣讲采取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寨等形式,覆盖了州、县(市)、乡(镇)、村、组干部,鼓舞了各级干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一是宣讲人数多。讲习所成立以来,倡导“人人都是讲习员”的宣讲理念,全州共挂牌州、县(市)、乡(镇)、村、组5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163个,其中州1所,县(市)4所,乡(镇)29所,村257所,村民小组872所;建立了由3269名机关干部、行业名家、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组成的讲师库。二是宣讲活动多。讲习所紧紧围绕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宣讲,先后开展了“边疆人民心向党、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峡谷红旗飘”等宣讲活动。三是受众人数多。截至2018年8月30日,州讲习所共开展宣讲培训96讲,其中楚雄州1讲,怒江州级单位33讲,县(市)级单位5讲,29个乡(镇)44讲,村组13讲,宣讲人数达16000多人。全州各级讲习所共开展讲习培训活动参与人数223531人。

  脱贫致富有信心

  讲习所在激发怒江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干群关系越来越亲了,干部群众干劲越来越大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了。讲习所始终坚持开展送教下乡、送“技”下乡、送“智”下乡等宣讲活动,44天走遍29个乡(镇),为全体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授课,坚持做示范讲习的排头兵。现在,各级讲习所面对面宣讲机会多了,田间地头宣讲场景多了,板凳会越来越受欢迎了,火塘夜话成为了常态,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心声和呼声机会多了,课堂上推介宣传基层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经典案例和典型经验次数多了,与群众分享“乡土智慧”的频率高了。讲习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村(社区)“两委”班子为群众谋幸福的“怒江故事”有机融进课堂,干部群众喜欢听、听得明白,干群关系越来越亲了。内生动力显决心

  讲习所成立的目的就是全面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广泛营造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全面提振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学习氛围渐浓。讲习所积极倡导“人人都是讲习员、处处都是讲习所”的讲习理念。一方面基层讲习所积极组织建档立卡户参与州讲习所的各项培训,另一方面县(市)、乡(镇)、村(社区)、组各级讲习所积极开展群众欢迎的各类讲习,其中州讲习所共开展以讲代训、专项培训96场(次),人数达16000人,基层讲习所共开展3745场(次)宣讲和培训,人数达207531人,全州40%以上干部群众在各级讲习所接受了培训。群众“等靠要”思想逐步转变,“比穷不比富”的观念有了较大改观,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信心逐渐彰显。

  技能培训正劲。农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户技能提升是讲习所成立的使命和初衷。讲习所根据群众需求举***能够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培训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怒江特色的新时代农民讲习之路。通过培训会、院坝会等形式,先后开展羊肚菌种植、蔬菜种植、乡村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真正达到“培训一人、签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目的。

  群众教育入心。目前,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5年,40%的群众不会说汉话,传统的汉语宣讲形式难以达到全覆盖。州讲习所充分调动各级讲习员特别是乡、村、组讲习所的讲习员,积极利用他们会说傈僳语、怒语、普米语、白语的优势,组织少数民族文艺宣传队或小分队,进村寨、社区、企业开展多方面教育,用群众身边的故事、群众的语言、群众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教育效果越来越走心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基层党建聚民心

  目前,各级讲习所逐渐成为基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凝聚民心的大舞台,3269名讲习员已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补充力量。讲习所充分利用村、组的党员活动室开展独具特色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党员活动室已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阵地,机关干部讲政策、行业名家做示范、致富能手来引领、乡土人才献智谋的宣讲模式初步形成。

  活动越办越活。各级讲习员充分利用基层党建活动室和乡村文化小广场,机关干部讲习员经常举办“边疆人民心向党、总书记话记心上”政策宣讲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宣讲会,积累了人气,凝聚了民心;法律领域的讲习员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的好公民”宣讲教育活动,增强了群众的法纪观念,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基层讲习所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和农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比赛,既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又开阔了群众的眼界,也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阵地越筑越牢。针对怒江基层党建力量匮乏和阵地建设乏力的现状,讲习所始终以宣讲为基础、以培训为依托助推基层党建和阵地建设。积极发动全州各级讲习所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和“升国旗唱国歌”、脱贫攻坚文艺队宣传等活动,全面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各级讲习所开展建筑技能、汽车维修、民族厨艺、传统文化传承等技能培训,这些培训使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基层党建活动越来越丰富了,群众欢迎度越来越高了,阵地建设越来越坚强了。(作者系云南省怒江州委讲师团团长、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专职副所长)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