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生活百科 > 巴南70余个农旅项目陆续建成开放 农户成农旅融合最大赢家 返回首页

巴南70余个农旅项目陆续建成开放 农户成农旅融合最大赢家

时间:2017-10-24 08:16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10月19日,记者从巴南区获悉,目前,该区已有70余个农旅项目陆续建成开放,由于构建了较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周边农户成为了农旅融合发展最大赢家。

  近年来,巴南区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全域性规划——《巴南区城乡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全区农旅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并从细处入手,根据各区域的产业基础,编制了都市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生态养生养老养心产业三大专项规划,使各区域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凸显。

  同时,巴南区整合各类资金60多亿元,完善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引导各类农旅项目按照规划对号入座。截至目前,该区引入的70余个规模以上农旅项目已陆续建成开放。由于构建了较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周边农户成为了农旅融合发展最大赢家。

  “我们这个项目的投入已近2亿元。”位于二圣镇天坪山集体村的云林天乡项目负责人说,目前,云林天乡景区已初具雏形,2016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100万元,虽然距项目获利还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但依托景区,周边的农户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农户获益的原因就在于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云林天香项目区,周边农户除了获得每年定期给付的土地、林地流转金外,还可优先在景区打工,景区每年仅给付的劳务费用就有一百多万元。此外,依托景区,很多农户开办起了农家乐,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集体村村民王德富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以前,村里的村民大都外出打工,现在却都争着回乡开办农家乐,他也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今年国庆期间接待了上千人次的游客,还卖了不少农货,几天时间就收入上万元。

  这种农户获益的场景,也随着越来越多农旅融合项目的建成,在巴南的乡村变得普遍起来。位于二圣镇巴山村的“巴南银针”生态茶园,通过创新采用“公司+基地+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与农户一道发展茶叶种植和采摘、旅游等项目,2016年,共带动农民增收2700万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