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生活百科 > 湖南邵东:人情债减负人情味更浓 返回首页

湖南邵东:人情债减负人情味更浓

时间:2018-08-04 11:42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半年节省红白喜事开支6000余万元——

  湖南邵东:人情债减负人情味更浓

  邓星照 魏志刚 记者 张振中

  “以前农村办个白事,至少要摆40桌,大家吃完还得每人再打包带走一碗,因此一桌8个人要摆9碗面子肉,仅吃肉就要宰掉10头猪。”这是曾经发生在湖南省邵东县斫槽乡金盆村的红白喜事陋习。去年以来,邵东县在500多个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仅今年上半年,就累计为全县村民节省红白喜事开支6000余万元。

  长期以来,邵东县部分乡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风气十分盛行,特别是白喜事一办就是三五天甚至七八天,酒席上发高档烟,上高档酒、高档菜,花费动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大多数村民为此苦不堪言。

  “以前在我们村,除了婚丧嫁娶之外,搬家酒、升学酒、满月酒、生日酒等等名目繁多,不管什么由头的酒席,亲友都要上点儿礼金,以前30元、50元就不算少了,后来涨到100元已经拿不出手,最少得200元,多则500元、1000元。”该县水东江镇敬爱村村民佘眉初告诉记者,有些村民因为办一场红白喜事而一夜返贫。

  从2017年11月开始,邵东县全面铺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该县青山村、升旺村、千子村等77个村(社区)率先启动移风易俗工作。

  今年5月19日,该县仙槎桥镇千子村村民胡远光给89岁过世的母亲操办丧事,村支部书记莫海云带领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的成员来到胡远光家里,耐心细致地做他们家人的工作,希望其丧事一切从简。最终胡家接受了理事会的劝导,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丧事,不上大菜,不发烟,不发红包,并对参与筹办丧事的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一律不给报酬。

  该县灵官殿镇还出台了《灵官殿镇规范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方案》,对操办的范围、酒席开支等进行了严格要求,不到一年时间,全镇共文明劝导群众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256起。

  “2016年,仅是亲戚结婚、生日、乔迁的宴请加起来就有6家,在外辛苦一年,回来口袋就空了一半。”灵官殿镇村民张志新说,由于恐惧这些“人情债”,以前他和妻子带着小孩都是躲在外面不回来过年。而现在,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担心这些超过负担的“人情钱”了。

  目前,邵东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大的院落都已设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加入其中,操持村中的红白喜事,成为乡风文明的“监督哨”。同时,该县500多个村(社区)纷纷修订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办理的时间、规模、开支等进行全面规范,从俭办理,坚决向农村的陈规陋习说“不”。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邵东县的老百姓因陈规陋习、人情债务带来的烦恼正在逐渐消除,人情味反而更浓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