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文体活动 > 活力安庆 在加快转型中奋力崛起 返回首页

活力安庆 在加快转型中奋力崛起

时间:2012-06-13 12:53来源: 作者:收藏

  这是一座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城市!这里是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是古皖文化、桐城派文化、戏剧文化、禅宗文化和黄梅戏发祥地;是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这里是交通枢纽,区域中心,是宁汉之间长江北岸唯一的滨江重镇;拥有全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里程,为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立的区域中心城市。

  近年来,安庆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加快转型中奋力崛起。 2010年跨上“千亿安庆、百亿财政”平台;2011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亿元,财政收入达15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工业成为发展的主动力。以转型升级引领,工业经济在转型中加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6户,工业占GDP比重达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全市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园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华茂纺织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实施。安庆石化、华茂纺织、曙光化工等一批大企业迅速成长。自主研发的非晶软磁材料取得重大突破。大项目成为全市工业化的主心骨。

  服务业成为崛起新引擎。以文化旅游业发展为突破口,服务业加速成长。天柱山景区成功创建5A并荣膺 “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五千年文博园成为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龙山凤水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蓬勃兴起,安徽再芬黄梅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营,成为全国第一家转企改制、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文艺演出院团。城区建成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1个,其中光彩大市场年交易额超过300亿元,居全国单体工业品市场前6位。

  城乡统筹成为发展主色调。在加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全市一百万人口、一百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建成,宁安城际铁路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工程顺利推进,六潜高速建成通车,安庆港实现对台直航,并获得安徽省文明城市和“2011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全市城镇化水平每年以近2个百分点速度增长,去年末达到43.9%;一期总投资17亿元的安徽皖江农产品生产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全市规模种植面积发展到126万亩,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28.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省级龙头企业69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1900多个,带动农户59.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成为全省亮点。 4个县(市)生产总值过100亿,其中桐城市、怀宁县财政收入过15亿元,枞阳县财政收入突破11亿元。

  社会事业成为和谐润滑剂。全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0.2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已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4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12%。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安庆医药学校、桐城师范和安徽黄梅戏学校升格大专。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全市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努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工作执行力,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进一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把全市上下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实力安庆、活力安庆、文化安庆、和谐安庆的美好目标正在变成620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