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文体活动 > 福建福州仓山文明创建让家园宜居宜业更幸福 返回首页

福建福州仓山文明创建让家园宜居宜业更幸福

时间:2012-06-20 11:38来源: 作者:收藏

  仓山,福州城市发展“东扩南进”的主战场。近年来,该区获得并保持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第十届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仓山区委、区政府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具有福州特色的花城、绿城、水城的要求,将文明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借助文明创建这股东风,古老的南台岛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一个日益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正在崛起。

  完善功能 宜居指数节节升

  家住金山的周先生习惯每天清晨到南江滨晨练,这里四季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空气清新,是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地方。“我搬来金山10年了,亲眼见证了新区一点一滴的变化。”周先生说,“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居住区,公园、超市、商场等等,各种配套设施都非常完善。”周先生所说的配套设施还体现在各种细节上,自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仓山区多次斥资完善了金山新区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漫步金山的社区、公园和街道,随处可见整洁的果皮箱、温馨的文明宣传广告牌……用市民们的话说,“金山新区的变化,不仅在于城市更大了,房子更高了,交通更方便了,环境更美了,还在于城市配套设施更齐全了,居民的生活更幸福了。”

  金山新区的变化只是仓山优化市容环境,提升城区宜居水平的一个缩影。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中,仓山区以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进小街巷、占道市场、流动摊点、店牌店招、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将创建重心向社区和村居倾斜。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区累计投入经费1.21亿元,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强化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市容保洁,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升改造垃圾转运站17座,新建公厕27座,开展南台都市小区、阳光新村等36个无物业小区整治,拆除违法建筑559处、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今年,区财政又投入资金2807万元,提升改造30个无物业小区、10座公厕,加快建设4座垃圾转运站,修复改造公园东路等10条小街巷,加快推进南二环、南三环沿线绿化工程,新建绿地约150公顷。

  在城区面貌日益美化的同时,城市配套功能也在逐渐完善,如今,南江滨东大道、濂水路等一批市政道路相继建成通车,林浦大桥、淮安大桥顺利通车,乌龙江大桥改造及连接线拓宽工程、三环二期等项目基本建成。此外,福州市城市发展展示馆、金山公交停车场等项目,以及跃进河、港头河等8条内河综合整治正在加快建设。

  人人参与 和谐温馨处处见

  “争当福州文明市民、争创全省文明城区”已成为仓山人的共同心声。入夏以来,行走在仓山区的社区和道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身影,他们或开展交通文明宣传、劝导,或进行环境整治、卫生保洁、清理“牛皮癣”等,他们中有辖区高校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区直机关干部等。

  为强化创建工作力度,仓山区形成了“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亲自抓、创建部门具体抓、各镇街和各职能部门协同抓,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路段、具体责任人的创建局面,并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以“争当文明仓山人”为主题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并结合“拗九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弱、孝老爱亲、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

  仓山区还注重加强基层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投入2200万元,新建农家书屋38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仓山区城门镇璧头村,村民集资建起公园,昔日的荒山已变成面积达30亩的绿色公园。而在林浦村,昔日的“泥腿子”则选择集资开旅游公司,并自掏腰包投资拍摄微电影《林浦的故事》,挖掘、宣传村里的历史文化。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激情广场、合唱团、街舞队、舞龙队、龙舟队等民间群众性文娱活动正日渐风靡仓山,不少更是声名远播。先锋村的一群俏老太,跳着自创的“活力四射街舞”,一举“跳”上了央视舞台;盖山浦下龙舟队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内外赛事中拿下40多项冠军……“机关干部要多些‘书生气’,社会要多些‘书卷气’。”仓山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启动首届书香节暨读书月活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积极推进书香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仓山、文化仓山、品位仓山。

  着眼未来 文明风生生不息

  孩子是城市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创建过程中,仓山区从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着手,坚持以德为本、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是仓山区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仓山区不断改进中小学德育方法,加强“六大基地”建设,抓住社区、村居等基层阵地,设置校外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儿童之家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制度,通过基层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红歌唱响校园、优秀童谣传唱、美德少年评选等宣传活动,寓教于乐,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工作水平。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仓山区尤其注重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目前,麦顶小学、仓山小学、仓山实小、江南水都小学等学校都投入大量的经费对心健室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为了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水平,区教育局还通过招考教师的方式为仓小、麦小和仓实小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举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

  作为文教大区,仓山区还根据学校的各自特色,大力开展“一校一特”工作,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教育、传承、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各校分别开展校园艺术节、诚信教育、读书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全面提升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近年来,仓山区以传统节日为平台,把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传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传递和谐温馨的社会风尚。

  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以我国传统节日和福州地方节日为载体,专门编写了《逢年过节——仓山区“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读本》。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致力于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太空粘土艺术创作,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陈靖姑民俗文化引进美术课堂。

  用五年时间打造“国学仓山”已被写入该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让国学教育成为仓山学校德育的一个亮点。同时该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累计投入1.27亿元,建成了胪雷小学、浦新保障房小学等3所小学,新增学位4500个,完成校安工程加固项目12幢共2.13万平方米,拆除重建项目6幢共2.58万平方米。此外,还建成了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实现各镇街综合文化站、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全覆盖。

  如今的仓山区,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人们昭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文明创建,正把仓山这片宜居宜业的热土变成更加幸福的家园。未来,仓山区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环境、改善民生,魅力四射的南台岛将更加迷人。 (记者 王玉萍 通讯员 仓萱 文/摄 )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