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引领科学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因此,他们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突出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素质提高开拓力。通过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为了谋发展,党员袁庆华到北京经过考察后,创办了豆制品加工经销店,目前,已带动20多户农户到北京发展,每户年收入在10—40万元以上,他们的土地转包给种田能手和种地大户耕种,实现了走一户富两户的目标。通过支部和村委会的努力工作,在党员和外出务工大户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户达到80余户,劳动力120多人,拉动了全村经济增加收入,2009年全村外出务工收入达3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1000余元。二是搭建平台增强牵动力。村党支部通过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技致富宣讲活动,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引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性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李景春带头创办了黄牛养殖协会,带动农户12户;目前,村党组织创办种养殖协会4个,带动农户56户, 培养村民马金龙、刘君等5名种养能力、农民经纪人成为党员。三是发挥作用增强引导力。村党两委班子注重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村会计何朝顺从解决村民山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入手,与佳木斯、七台河建立了销售网络。村班子成员张永明坚持对村民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做义务卫生监督员,帮助村民田德贵四个儿子联系去长春搞汽车维修,现田德贵四个儿子固定资产已达100多万元。在党员的引导示范下,东双河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致富能手,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村情实际,统筹社会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加快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他们结合村情,找准发展方向,努力寻求符合本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子。经过学习讨论、与县级包扶领导研究,最终确定了“山栽村、上畜牧、采山品、精作物、扩三产、输劳务、奔富路”的工作思路、统筹社会资源,加快发展。一是挖掘陈欠资源增“潜力”。陈欠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2001年以来,村两委会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根据国家相关等政策,与农户签订陈欠回收合同,采取签订合同陈欠停息、一次性偿还欠款减免20—30%的本金、发动党员到各户和农户算经济帐,顶着村办公室被砸、收大豆袋子被刀豁等工作压力,运用公平合理政策、尽量让村民受益,没出现因为收陈欠发生上访案件。目前,村集体已收回陈欠30多万元,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依托山区资源增“收入”。东双龙河村山区资源丰富,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向资源要效益的观念,大力开发山上经济。村民春季采集山蕨菜、夏季山木耳、秋季蘑菇和榛子,今年可增收40多万元,人均增收可达400多元。村两委提出“有山就有树”的口号,创建绿色银行,现已栽植人工林1600亩,每年可间伐部分林木出售。村里还依托林地草原资源鼓励村民发展家鸡山养、养羊、养牛等项目,几年来家鸡出售量累计达到5万多只、羊的存栏达到2000多只,黄牛1000多头。三是调整土地资源增“效益”。积极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支撑,调整土地种植结构,提出种精品粮田,提高单产,过腹增值的思路。引导农民压缩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并与县白瓜子协会、宏安油脂等单位签订购销合同,保证价格,解决农民销售难题。目前,全村白瓜、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30亩,每亩农户增收100多元,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实现了农民最大限度的增收。四是依靠社会资源增“建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本村的力量势单力薄,村党支部抓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机遇,积极联系协调社会力量,借助外力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县交通局、民政局、财政局、县一中、质量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帮助,引进家乡在外创业人士扶助资金5万元,资金累计达30多万元,形成联动合力共建局面,新农村建设有了飞跃发展。
三、突出改善民生,创造良发了环境,丰富群众生活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群众生活条件。该村借助国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整村推进的契机,实现了泥草房改造、沼气池建设、户改厕“三个整村推进”;在县建设局的支持下,几年来泥草房改造达到133户,砖瓦化率达到86%。对田间路进行了全面维修,主街两侧石砌路边沟2000延长米,花坛1000米,安装路灯42盏,植树6000多株;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固定电话入户率达到三个百分之百、村内路面硬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建设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生活。村党支部将村规民约印发到农户,利用农闲请县乡司法、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思想文化、法律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赛、象棋赛、扭秧歌等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利用广播、路标牌、板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模范户”等评比活动,新建了村民学习活动室、休闲娱乐小广场,购置文体娱乐设施,丰富农民文化娱乐活动阵地。2009年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帮扶水泥50吨,村集体出资5万元建了600平方米的篮球场,并建了50平方米的图书室,经县纪检姜富书记协调,市县图书馆为我村农村书屋赠书4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每户建一个一个环保厕所,厕所化粪池双瓮灌由省爱卫会无偿提供,县委县政府帮助该村主街农户安装铁艺栅栏2140延长米,铁大门76个,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大型沼气入户工程已全部结束,从而加快了东双龙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初步达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三是加强服务配套建设保障群众无忧。由于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几年来在提高群众生活福利上,全村实行“两补五免”优惠待遇。两补是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500元;对应征入伍人员每年给予300元补助。“五免”是免自来水费,免有线电视收视费,免固定电话月租费,免村民合作医疗费,免人身意外伤害保障费,每年由村里核销金额达10万余元。
四、积极推进民主治村模式,努力践行科学发展。
他们把新农村建设和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完善村民自治,建立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动的新型民主治村目标。一是整章建制,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建立民主选举制度、村务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程招标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监督制度。建立一整套明确村民自治的章程,实行例会制度。建立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自治章程、坚持“四民主两公开”;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使全体村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帐。建立“党员大会议事(体现党的有效领导)、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监督规范村级事务决策)、村民委员会做事(明确工作执行主体)”的村级民主治理制度,形成了权责明确、决策民主、监督有力、运作规范的村级工作运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过程变成凝聚民心、实现民意、服务民主的过程,实现了科学发展与村民自治的有机对接。全村二十多年无一例刑事和上访案件发生,2009年七月下旬,省委书记吉炳轩来东双龙河村调研和检察工作,对该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该村的豆制品加工销售已经在北京市已发展到20多户,感到十分满意。他建议要在北京建立豆制品联营公司,做大做强豆制品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带动东双龙河村的经济发展。吉书记对他们村提出的殷切期望,使他们受到了很大鼓舞,他们决心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谋划、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东双龙河村的新农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国农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41号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
客服QQ:
技术QQ: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