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文体活动 > 文化强市百强行(79)雄奇夔州地 诗意奉节城 返回首页

文化强市百强行(79)雄奇夔州地 诗意奉节城

时间:2013-01-23 09:03来源: 作者:收藏

  

  奉节县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委书记谢礼国:弘扬夔州文化,彰显诗城风采。

  重庆市奉节县县长李光荣: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文化高地。

  主持人语

  奉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县城之一。据《禹贡》记载,奉节县地跨天下九州中的荆、梁二州,西周初年成为巴国属国夔子国的领地,名鱼邑。公元前314年,秦在原巴国地域建巴郡,并在鱼邑建鱼复县。西汉末年,公孙述在四川称帝,修筑白帝城。三国时期,刘备将鱼复县改为永安县,太康元年恢复鱼复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改名奉节县。奉节地处三峡西首,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个性鲜明的夔州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三峡工程第一爆”,奉节县城进行了整体移民搬迁。新三峡,新奉节。地处三峡的诗城奉节,正在诗意地发展。

  ——栏目主持人 杨亮

  与诗结缘

  奉节新县城的路标,更像一本诗词指南。诗仙路、少陵路、竹枝路、老泉街、依斗门,每一处都散发着诗歌的气息。

  这是一座与诗结缘的城市。诗仙李白数次游历奉节,有一次是在流放过程中,经过奉节时得到了自己被赦免的消息。诗人欣喜若狂,《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仙辞别,诗圣驾临。晚年的杜甫体弱多病,“每依北斗望京华”,壮志难酬,只能以诗寄情。诗圣在田间地头和白帝城下徘徊,春蚕吐丝一般吟诵出《八阵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也《登高》,却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蛰居奉节两年,诗圣写诗462首,为现存杜诗的三分之一。夔州诗也是其巅峰之作,代表了杜诗的最高成就。

  《朝发白帝城》和《登高》两首千古绝唱,将奉节浓墨重彩地写入了中国文学史。但奉节的诗缘还远不止于此。诗豪刘禹锡在奉节任刺史期间,广泛采集当地民间歌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朗朗上口的《竹枝词》,别开盛唐一代诗风。

  “成就‘诗城奉节’的,绝不只有诗仙、诗圣和诗豪。”67岁的奉节县诗城博物馆馆长赵贵林说,自三国以来,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曲艺、绘画、书法等各种体裁反复描绘《白帝城》和《八阵图》,《三国演义》更是令鱼复浦八阵图、托孤堂等历史遗迹声名大震。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更是拉开了历代诗人来奉节寻访和吟唱的大幕。陆游在奉节为官三年,受杜甫“夔州诗”影响,完成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的历程;王十朋在奉节为官三年,描述夔州山川的诗歌后来以《梅溪集》存世;还有“三苏”、高适、宋濂、杨慎、李调元等上千位文学史上留名的大诗人,顺着历史的长河络绎不绝前来,为这座古城留下了上万首华丽诗章。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