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夜晚落水,四人先后下水施救,路人齐心协力,共同勾画了一幅最动人的生命接力图。
江苏宿迁自古出英雄。古有西楚霸王项羽,今有共和国炮兵之父朱瑞将军,这片热土滋养了数不清的英雄。
记者了解到,自1996年宿迁建市以来,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有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仅张森所在的宿豫区,从1999年起被国家、省、市、区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就达358人,有6人上了中国好人榜。
在宿迁,英雄、好人的群体效应正通过聚变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掀起学习、争做英雄好人的热潮。
英雄热土孕育好人群体
“宿迁争做好人已经蔚然成风,张森事件虽是偶然,也是必然。”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陆迅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宿豫区已成为一个好人层出不穷的“道德高地”。
宿豫区退休干部陈建华,向社会募捐60多万元,资助孤儿特困学生300多人,个人捐款累计8.5万元,2008年她被评为中国好人。
宿豫区企业家张杰,长期与13名特困生结对帮扶,捐资助学;为“五保”老人捐赠墓地;出资建设涵洞桥梁,方便百姓出行。20多年,张杰向社会捐资2600余万元,2012年被评为江苏好人。
57岁的徐桂荣是宿豫区一名普通农家妇女,连续9年照顾孤寡老人。2012年10月23日,她从一辆失控的货车下抢救一名4岁孩童时牺牲,被乡亲们称为“最美奶奶”。2013年1月,她被追授为中国好人。
周咸材,宿豫企业家,她为孤残困难家庭及各种慈善募捐活动累计捐款40多万元,捐资5万元用于抗癌事业发展,今年3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宿迁警察网”、“警民知音网”,到现在的“迅哥有约”,陆迅用网络架起一座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扶贫助困,打造全国第一警民互动平台,2011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在这群好人背后,更多人默默温暖着这座城市。
张森事件后,陆迅通过“迅哥有约”与宿迁论坛携手,组织网友、市民前往事发地纪念张森。
当社会舆论出现埋怨跳水轻生的女孩小赵时,陆迅迅速开展正面引导,为小赵开展心理疏导,帮她重新找到了工作,重拾生活信心。考虑到张森家的实际困难,他们发动网民为张森家捐款、捐物。
“宿迁论坛”的志愿者发出为张森祈福的“召集令”,仅仅几个小时就有500多人报名,志愿者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账户,把网友捐出的7万多元全部送到张森父母手中。
“通过网络平台,集聚更多爱心之士参与,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好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陆迅说。
凡人善举,越来越多的市民聚集在一起不断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正如市民曹选娥所说:“爱是一把火炬,它不断传递,不断延续,这么多‘宿迁好人’点亮了这座城市人们灵魂的灯塔。我是宿迁人,我为‘宿迁好人’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