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文体活动 > 重拾畲族古老文化记忆 返回首页

重拾畲族古老文化记忆

时间:2013-04-17 17:32来源: 作者:收藏
汕尾畲族村举办“三月三”文化节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逸洪继宇通讯员/吴城鑫)4月12日,汕尾海丰县鹅埠镇红罗畲族村举办“情满红罗、美在畲乡——汕尾红罗畲族三月三文化节”。当天,即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畲族传统的“乌饭节”。本次活动吸引了省内多支畲族同胞、省内外民俗专家学者和大批媒体参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有关领导和嘉宾、当地群众共约1000多人参加了文化节。
文化节以红罗畲族独具特色的祭祀活动拉开序幕,举办了该村历史文化展、书画作品展和特色产品展示,颇具特色的畲族醒狮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当晚,文化广场上还举行了别具一格的“畲族长桌饭”和篝火晚会,展现了红罗畲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纯朴真诚的风貌。

  “三月三”是畲族人庆贺冬季结束、节令转变的日子,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许多人家还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民间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在这天成功突破官军围剿,连战连捷,为民族带来新生。由于畲族人当天要吃纪念拯救雷万兴的乌米饭,因此又将其称为“乌饭节”,而在红罗村“乌饭”则变成了“艾饭”,这是当地的特色。

  据了解,海丰红罗村是汕尾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村只有293人。近年来,在政府的关心下,红罗村前后搬迁了4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丢失了不少当地原有的文化。海丰县政协文史委员陈宝荣向记者表示,当地的畲族除了婚嫁、祭祖和新年以外,其他的习俗都已经消失。

  然而,畲语在红罗村尚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据统计,没有文字的畲语全球约有两千人还在使用。由于多处畲族已经融入当地的客家群体,因此只有百分之一的畲族人还在保留自己的语言。红罗村的畲语虽然混入不少海丰话,但十年前经过日本专家的调研,证实当地畲语还带有数百年前的畲族口音,基本存留畲语的本来面貌。目前,当地的本族人和从外地嫁入的汉人都能熟练使用畲语。

  本次活动中,当地的村民和畲语爱好者组织成立了畲语研究会,并发表《海丰畲族的历史及其现状》等文章。省民族宗教研究院专家陈小毅表示,今年是红罗村首次举办的“三月三文化节”,为当地畲族文化的保护揭开序幕。据了解,当地还将重建畲族古村落和民俗文化馆,重新激活古老的畲族文化。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