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文体活动 > 广西北流:“好人社会”的精神沃土 返回首页

广西北流:“好人社会”的精神沃土

时间:2013-08-15 16:16来源: 作者:收藏

广西北流:“好人社会”的精神沃土

深圳圭江文化交流协会在北流市新丰镇大坡山敬老会开展慰问活动。

  北流民间浓浓的公益慈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地方政府传承岭南文化的精髓,春风化雨地推进感恩教育,抓好基层和谐建设,为形成“好人社会”培育出了深刻厚重的精神沃土。

  政府重商扶商 点燃乡土情结

  在北流采访,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该市举行的大型慈善捐款活动上,北流市外出创业的商家都是捐款数额最大的群体,能把在外乡辛苦打拼积累而来的财富一次次向家乡人民慷慨解囊,这更多包含着血浓于水的游子情怀、乡土情结。

  北流,承袭岭南文化,自古有重商的传统,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北流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传承文化精髓,重商、亲商,对入驻的商家精心抓好服务,对外出经商的人家关怀有加,让北流人重乡土的“文化基因”焕发出来,传播出去。

  为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该市先后有80多位企业家当选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参与更高层面的管理。北流市委四家班子领导还通过参加各地的商会、创业会、年会等形式,开展与北流籍企业家的沟通联谊,打造重商、扶商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该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工夫,努力营造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北流市委宣传部部长罗铭进把商家们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归结为“望夫石情结”。望夫石是位于北流市郊区的一块巨石,相传这里曾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外出谋生,妻子每天黄昏都爬上山,等待外出的丈夫,最后妇人化身为石。正是有了这块望夫石,北流历代远出的游子无论外出多远,终有一天回归故土、回馈乡亲。“要重商、亲商,但也要把握好官商交往的原则底线。”罗铭进说:“作为人民公仆,清清白白服务全体市民,踏踏实实地搞家乡建设,不搞以权谋私,这样才能赢取爱心商家的认可和信任,才能放大外出经商人士的‘望夫石情结’。”

  今年春节前,六靖镇那排村因中风不幸瘫痪的村民李文武家,就迎来了回馈乡亲的游子。原来,该村外出创业的商人龙海盛率全家从南宁赶回来,开展“情满家乡”活动,出资23万元,慰问那排村孤寡老幼及困难户400多人。龙海盛送给李文武1500元红包,又给了其家4口人每人500元。当了解到李文武的侄儿生病无钱医治时,龙海盛又掏出8500元给他治病。

  该村村干部说,龙海盛连续3年出资为全村村民4000多人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近几年,龙海盛带着全家人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先后多次为家乡修桥筑路、扶贫助学捐资,捐资达数百万元。“家乡养育了我,做人不能忘本,要多为家乡做好事。”龙海盛说。

  白马镇扶阳书院是北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镇党委、政府向外出的白马商家发出捐资倡议,不到10天,100多名在外商家就捐资100多万元,陈泽坚、何海生等商家虽然不是当地人,闻讯后也捐资60万元。

  白马镇党委书记李艺告诉记者,商家如此积极,与历届党委、政府爱商、重商、敬商传统打下的深厚基础密不可分。每年春节前,该镇召集回乡过年的在外商家参加茶话会,大家畅所欲言,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政府同时虚心接受商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近20年。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只要商家提出的要求合理合法,他们都尽力帮助解决。

  一位前来参加书院修缮完工仪式的在深圳经商的北流籍爱心人士说:“今年小女入学,出生证却不慎遗失了,又没空回乡办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镇领导打电话,请他帮忙。

  没想到镇干部当天就通过把出生证托运给我,我非常感激。这次书院要修缮的事情并没有通知我,我偶然知道后,主动捐款1000元,表示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