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北流,广西东南部玉林市辖内一个面积2457平方公里的县级市。与区内其他县市比较,北流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好,经商成功人士的数量也谈不上最多,但其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红红火火,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县市。崇善向上的风气在这座城市间涌动,仁爱互助的善举在这片热土上涌现,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好人社会”在这里显现。本报推出探访北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系列报道,关注北流“好人社会”喜人现象,挖掘这个城市崇善风气的源头和经验。
广西民间捐资助学数额最多的县(市)、广西募集民间捐款规模最大的“天网工程”、广西首个用民间资本建设起来的大型公园、广西规模最大的见义勇为基金会……这些用千千万万仁爱善举凝聚起来的社会事业项目,它们“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我国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北流市。近年来,这里的民间公益慈善活动越来越活跃,筹资规模之大、受助范围之广、社会效益之显著,在广西县市一级首屈一指。
从商界成功人士,到草根爱心人士,人们为公益事业捐资出力都拥有一份热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引导下,捐赠公益资金帮好人、办实事,献力公益事业当好人、做好事,成为市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以至于新华社的一位资深记者在采访后感叹:“北流市出现了一个‘好人社会’,其民间公益慈善力量的活跃程度远超广西其他县市。”
“美丽商家”、“美丽草根”、“美丽社会组织”……在各种开放的舆论平台上,北流民间品评和传颂着爱心人士的事迹,市民用他们的审美标准,诠释着这个城市对善行义举的尊崇和支持。记者从民间称颂的“美丽商家”、“美丽草根”、“美丽社会组织”入手,走进了这里的“好人社会”。
美丽商家:低调做人高调慈善
6月30日,记者来到了民间捐资2500多万元建设起来的大型公园——会仙河公园,在这里等候老田瓷业公司的董事长田振华。他是这个公园捐资第一人,合计捐款165万元。记者多次与其联系采访,他均婉言拒绝,“还是采访其他老板吧,他们比我作出的贡献更多!”
记者还是从北流市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顾问林日明那里了解到了这位“低调老板”的部分义举。“他是北流市近年公益事业积极分子之一,2007年他带头捐款助学、捐资助绿、捐资助困,2012年为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捐款300万元,近年累计捐款超过1000万元!他还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广为‘游说’,这种‘老板带头捐款、老板发动老板’的做法更具说服力。”林日明说。
梳理近年北流商界人士的慈善活动脉络,大致可以凑成这样一篇“公益事业大事记”:
——2006年秋季期,北流市1200多名考上大学的新生因家庭困难无法筹集上学费用,由此掀起了捐资助学的热潮。2007年1月, 北流市成立奖学助学协会,仅两个月时间就募集资金105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市民间投入办教育和慈善助学资金1.12亿元,受益学生近万名、受益学校1000多所。为公益助学捐资超过100万元的爱心慈善家有:黄向平、陈江、何海生、肖家杰以及六靖镇顾氏家族等。北流以参与捐资助学人数多、募资金额大、资助面广、规范有序、发放及时这五大亮点成为“广西捐资助学第一县(市)”。
——2009年,该市新荣镇试探性发动社会各界捐资,用于购置并安装摄像头系统构建“天网工程”。本地商家热烈响应,踊跃捐款,系统很快建成。随后这种模式在北流推广,目前各乡镇的“天网工程”已募集民间捐款1200万元。
——2012年,北流市在城南新建会仙河公园,辟出170亩地提供给各个乡镇,由各个乡镇发动民间捐款建设各自的“乡镇园”,各乡镇企业家纷纷响应。现在各“乡镇园”基本完工,浓缩了各镇的人文历史及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2012年9月,北流市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募集到资金4820多万元。这是目前广西市、县两级首家成立的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
“美丽商家”,不比财富比爱心。北流慈善“大事”背后的主力军是众多的北流籍企业家,顾家龙、龙海盛、何海生等外出创业的企业家是北流市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不止一次地捐款,数额巨大,捐款领域广泛,受益人群众多。
广西大业建设集团的董事长龙海盛近年在家乡及南宁市积极参与捐资助教、捐资助困、捐资慰军、捐资敬老等活动,总捐款2000多万元,今年又为四川雅安地震个人捐款35万元,发动企业员工捐款15万元。“捐那么多钱我不求回报”, 龙海盛发自肺腑地说,“家乡父老说一句‘龙海盛是个好人’,那就是给我最高的荣誉!”
“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低调做人,高调慈善,在家乡成为公益事业带头人,在外乡树立起北流人的形象,宣传了‘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精神,不愧是‘美丽商家’!”林日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