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传媒网讯(记者 刘贯鹏 通讯员 刘琳琳)昌乐县开展农村文体小广场建设活动,打造既符合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又实用、高效的“升级版”文化惠民工程。
城南街道小埠前村演出队,正在新建成的小广场上排练,这之前,他们可连个排练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进行演出。
演员 林淑兰:现在俺大队弄上这个小广场,晚上给亮开这路灯,俺每天晚上集合到这里来跳舞、打腰鼓,演节目,(有)小品、相声、吕剧,各式各样的节目都晚上来展示展示。
跳广场舞、健身,“小广场”搭起基层文化活动的“大舞台”。今年,昌乐在全县推广这种全天候、开放式的文化活动阵地,建立起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因“村”制宜搞建设,极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演出队队长 刘德勤: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用自编自演的节目,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什么节目,我们接着能拿出节目来。
城南街道文化站站长 刘金玲:街道上拿出很大的一部分资金,建设了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场所。到目前,这些场所基本上实现了街道全覆盖,村民随时都可以都这些场所来学习、娱乐。
建设一个文体小广场、培养一名文化带头人、配齐一套音响、树立一盏广场灯、铺设一条建设路径、树起一面道德公示墙,文艺生活带来了农村的活跃,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目前,昌乐县已建有400个村(社区)文体小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