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推广 > 湖南:农技推广“三项技术”增产又增效 返回首页

湖南:农技推广“三项技术”增产又增效

时间:2018-02-07 08:29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记者 杨娟)2月2日,在湖南省农技推广工作培训会上,记者获悉,近3年来,湖南省通过发展再生稻、创办水稻综合种养和水稻新品种示范农技推广“三项技术”,让全省农业实现增产增效。

  据了解,2017年,湖南发展再生稻210万亩,较上年增长近3倍。由于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再生稻两季亩均产量较上年增长10%以上,主推品种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品种筛选工作规范开展,优选并发布再生稻推荐品这10个,新组织了30个品种,开展第二轮再生稻品种筛选;创办综合种养示范百亩片78个,全年新增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种养模式明显优化,稻鱼、稻鳅、稻虾、稻蛙等主导模式日益向标准化生产发展。种养效益稳中有进,平均亩增收1000-2000元;新建水稻新品种百亩示范点24个,展示水稻新品种12个。隆回一季稻示范点亩产达1035.4公斤,龙山、靖州、双峰等县的一季稻示范点亩产超800公斤。浏阳、桂东、汨罗等县的烟稻、菜稻等示范,获得了粮经两丰的效果;常德半旱区试种了节水抗旱稻,市场前景看好。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邓辉平介绍,2018年,湖南将发展再生稻400万亩,要在原双季稻但目前只种一季稻,且排灌方便的地方,优先发展再生稻。在目前双季稻区,要按照种植大户效益最大化原则适当发展再生稻。要加强再生稻米品牌化开发的力度,鼓励各县创建再生稻米的地方特色品牌,鼓励大型大米加工企业,尝试创建再生稻大米区域性品牌,推动全省再生稻米产业化发展。同时,将新增稻田综合种养50万亩。加强示范培训及技术服务,推进稻田种养模式优化升级,提升产量和品质。继续开展水稻新品种示范,结合水稻生产两减一增目标,做好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