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推广 > 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返回首页

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时间:2018-04-03 08:29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记福建省福安市农业局推广研究员王道平

 

  记者蔡茂楷

  “就像一头憨厚的老黄牛,无需别人吆喝,无私地默默耕耘。”在当地农户们的眼里,福建省福安市农业局推广研究员王道平没有节假日,只要一个电话,定能随叫随到。

  为帮助更多的农户掌握农业科技,在农业推广一线干了30多年,已满头白发的王道平热情不减,精力充沛。一年至少有200天下乡的他,仅去年一年,就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在镇、村开设了15期果蔬培训班,受训农民达1000多人。

  为推广水蜜桃、杨梅等果树的避雨栽培技术,王道平奔忙于福安的各个乡镇,帮助果农建起了6000亩避雨大棚,使之形成规模;为提高果实的座果率和优果率,他注重推广套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南方高温、高湿易发病虫害的难题;他倡导推广蔬菜日光保温棚生产技术,促成全市各地建成650亩日光保温生产大棚示范基地;他动员菜农利用果园越冬土地空闲,推广果园套种蔬菜1.3万亩,缓解了冬季蔬菜不足带来的压力;为了避免因干旱而导致欠收,他力促节水灌溉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建立了示范基地1000多亩;为解决葡萄因低温休眠不足问题,他指导果农应用破眠剂,使葡萄萌芽整齐和发梢有力,这项技术去年示范推广达1.3万亩……

  作为福安市农业的精英骨干,王道平不光在实践中推广农业技术,还在理论学习中探索实践。多年来,他承担了《畲乡刺葡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16项重大科技项目,参与了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荔枝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展论文21篇。

  “农业科技要让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只有送到田间地头的科技,才能为农户带来真正的收益。”王道平认为。多年来,他致力于探寻品质、产量、效益俱佳的新品种,引进的“青冠”早熟梨、“红阳”优质猕猴桃、“红果2号”果桑等9大类24个优良品种,被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金宝碗”。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