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薇记者李锐
如今,银行之间的竞争已不仅限于产品的竞争,便捷、高效、时尚的服务和用户体验成了银行吸引客户的制胜法宝。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转型,河北农信社联合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通过农银通卡、农信e购、农信村村通等业务产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实现京津冀金融服务同城化
7月6日,记者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三河农信联社营业厅看到,大堂经理正在向前来办业务的客户秦玲推荐“农银通卡”。秦玲在北京上班,住在与北京隔河相望的河北燕郊,每天往返于两地之间,像秦玲这样往返于北京和燕郊之间的人口约40万人。
如何为京津冀三地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河北农信社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在京津冀三地农信“柜面通”全覆盖的基础上,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与北京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以及河北农信社联合推出“农银通卡”,该卡使得三地个人客户资金可跨区域无成本流通。
秦玲对农银通卡颇感兴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快速开办了一张“农银通卡”,短短几分钟,一张卡面上印有京津冀三地地图的“农银通卡”便办理成功。“农银通卡”可实现在北京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河北农信社所辖覆盖三地的6000余家网点、万余台ATM机上以及全部柜面,免收京津冀三地个人客户跨区域存取款、转账手续费,同时免除持卡人开卡换卡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
“农银通卡”还实现了京津冀三地居民金融服务的同城化、标准化、一体化,解决了以往京津冀三地居民资金流转需要缴纳手续费等问题,使持卡人在异地享受高效、便利、优惠的金融服务。目前,该卡发行量已近百万张。
开启城乡网购新热潮
7月7日,在沧州市摩卡小镇便民超市里,店主曹老板介绍,今年年初,在沧州农商行工作人员帮助下,他的超市上线了农信e购,由线下实体店转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商店,用他的话说,“自己也成了网店老板。”说话间隙,曹老板向记者演示了他线上商店的二维码,只需用手机一扫,便可在店里购物和支付。
为解决部分居民不会线上支付的难题,沧州农商行还帮曹老板安装了智能POS,便于客户在农信e购上订货,在智能POS上刷卡支付。农信e购是河北农信社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开发建设的手机网店综合化收单系统服务,整合智能POS设备、扫码支付功能、线上商店,为商户提供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收单平台。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互联网收单功能,帮助商户实现实体经营与互联网销售的融合发展,支持现金、银行卡、扫码、线上无卡等多种支付方式,简单便捷的线上商店管理功能,线上购买商品可以送货上门等特点。
近年来,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提供包括手机网店、农信e支付、聚合支付、便民小钱包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市场推广部总经理杨薇说:“手机网店通过手机、智能POS等移动终端完成交易,降低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商户既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支付,还能协助自己的客户办理网上代购和代销业务,成为城乡居民分享互联网经济发展红利的一种‘利器’。”
手机网店已在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农村金融机构应用推广,河北农信社的农信e购业务将向小餐饮等服务类商户拓展。
建设惠农支付绿色通道
炎炎酷暑,来沧州市东屯村金融便民店取款和领取惠农补贴的村民络绎不绝。便民店管理员历金星介绍,东屯村的金融服务便民店金融服务覆盖了附近3个村,村民小额存取款、领取惠农补贴不用到十几公里之外的镇上,方便快捷,最多时一个月能办理1000多笔业务。
河北农信社健全支付网络,建立了一条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实现了“村村都有POS机,家家用上银行卡,金融机具全覆盖”的农信村村通。
“农商行把金融便民店开到了家门口,不仅能够存钱、取钱,还有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随时可以转账付款,还没有手续费,真是既便利又实惠。”历金星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河北农信社在全省行政村累计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和金融便民店3.87万个,在农村地区布放ATM机、助农现金循环终端、自助服务终端、POS机等电子机具5万多台,为老百姓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实现了全省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借助营业网点、支付系统、自助设备、取款服务点和电子银行产品等现代化支付手段,河北农信社形成了安全、便捷、广覆盖的支付结算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