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知百科 > 一地三种好增收 返回首页

一地三种好增收

时间:2018-08-23 18:11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近日,荆州市沙市区桑梓湖湖北省良种场的一块玉米地里,机声隆隆。一台带有粉碎装置的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粉碎后的秸秆,如抛物线般源源不断地抛向收割机后面一个红色铁厢里。“这一季种的中熟玉米品种,此时收割青贮,最有营养,是牛羊难得的美味。”良种场副场长韩安勤说,场里种的都是饲料作物。

  原本,这些地里种的是小麦、稻谷,每亩纯收入仅400元左右。2014年,该场开始粮改饲,利用场里猪、牛丰富的粪肥资源,种植冬青饲料作物。该场摸索出了“两季饲用玉米、一季饲用油菜”的高效种植模式。即:头年10月至当年3月,种植一季油菜,4月到7月上旬,种一季中熟玉米,7月中旬至10月,种植一季早熟玉米。一地三种,每年每亩生产生物量达到9吨以上。“10头猪的粪可以管一亩田的作物用肥。”韩安勤骄傲地说,此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绿色高效。他告诉记者,场里养有6万头猪、250头牛,种有1200多亩冬青饲料作物,猪粪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每亩至少节肥50%,每亩年节约肥料费用180元,产量反而增加200斤,为职工每亩创收1600元。与种植小麦、稻谷相比,每亩多1200元。

  走近饲料青储场,眼前堆满了小山般的饲料,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香味。“粉碎后的秸秆,用推土机一层层压实,再用白膜封实,一个月后,就成了这样的,香吧!牛羊特别爱吃,市场可俏啦,每吨青贮饲料卖到了450元,每吨黄贮饲料也要430元,还供不应求。”韩安勤说,除了自用,去年向外卖了近3000吨饲料,创利15万元。“都是客户自己来拉,不用送的。”

  今年,该场正在用40亩地做粪肥取代化肥种植作物试验。韩安勤表示,如果试验成功,每亩每年节约肥料费用就达360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