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大利是欧盟地区的农业大国之一, 近年来农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对于意大利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制造业强国, 农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支持特别是政府构建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有很大关系, 其中,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意大利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背景, 梳理了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并提出了几条启示与建议, 以期为中国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意大利;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场会计数据网; 农业研究与经济理事会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 国土总面积为302 071km2, 其中, 35.2%为山区, 41.6%为丘陵, 23.2%为平原[1]。由于平原和河谷较多, 加之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 现已成为欧盟的农业大国, 排名仅次于德国和法国[2]。2014年, 意大利实现地区增加值14 508.36亿欧元, 其中, 农林渔业占2.2%。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36.15亿欧元, 增加293.07亿欧元, 农林渔业产品出口额59.22亿欧元[3]。可以说, 意大利农业的“逆势增长”与政府构建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有很大关系, 其中,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意大利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背景
意大利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是在欧盟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 (FADN)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欧盟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建设始于1965年, 当时出台的“理事会条例79/65”为它的形成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了建立一套区域性的农业信息系统, 欧盟对成员国的国内调查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发展, 制定了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记账原则, 并从各国选取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作为样本, 每年定期收集其会计数据。目前, 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已覆盖各欧盟成员国, 成为区域内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工具, 用来评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收入以及农业政策实施造成的影响, 还可以从地区、经济规模和农场经营类型等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而且, 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记账原则, 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也是欧盟现有的唯一经过协调处理的微观经济数据来源。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 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每年调查的主体约为80 000个, 搜集变量达到1 000项。虽然上述主体只是欧盟500万家农场的一小部分, 但占据了区域内约90%的农业用地及90%的农业产出。
在欧盟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的基础上, 意大利采取措施进行了强化, 以体现自身的特色, 也就是建设“意大利农业社会经济信息系统”。除了具有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的传统功能外, 意大利还希望所收集的数据能为系统之外的机构服务, 如大区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组织、农业生产者代表等。为此, 包括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 原国家农业经济研究所 (INEA) , 国家统计局 (ISTAT) 以及大区政府等相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 着力推动农场会计数据网系统与农业经济账户 (EAA) 调查系统有机结合。这项工作分3个阶段完成:1998—2002年, 相关参与部门之间达成一致, 明确了所采用的方法, 并开展了实地测试。2003—2006年, 实现了两项调查的整合。2007年至今, 开始对系统进行协同管理。通过推进两个系统之间的结合, 实现了参与主体的合作以及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改善了数据质量, 增强了数据的代表性, 同时, 也分散了统计工作的压力。
2 意大利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2.1 服务主体以官方部门为主
在意大利, 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机构既有官方的, 如国家统计局 (ISTAT) 、农场会计数据网委员会、农业研究与经济理事会 (CREA) 、农产品市场服务中心 (I***EA) 、农业研究与实验委员会 (CRA) 等, 也有非官方的, 如期货交易所、各类协会、农业保险公司等, 还有一些半官方的部门, 如水果蔬菜研究中心 (CSO) 。总体而言, 服务主体以官方机构为主。
上述官方机构中, 国家统计局属于公共研究机构, 是服务于市民和决策者的主要官方统计数据提供者, 也是国家统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引导、协调、技术支持和培训等功能。农场会计数据网委员会由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组建, 部长或下属的农村发展局局长任主席, 成员单位包括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 原国家农业经济研究所, 大区政府, 国家统计局等。农业研究与经济理事会是2015年在原国家农业经济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 主要开展科研和决策支撑服务, 下设12个研究中心, 分设于不同地区, 以满足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农产品市场服务中心是一个公共机构, 隶属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 可独立面向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农业研究与实验委员会也是一个隶属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的全国性农业科研机构, 下设15个研究中心和32个研究室, 主要承担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职能[4]。
2.2 不同主体之间分工明确
在官方信息服务主体中, 国家统计局负责收集和发布宏观统计信息, 并基于以前的普查数据和农业研究与经济理事会提供的方法, 确定农场会计数据网的调查样本。农场会计数据网委员会负责协调本国联络处开展信息采集工作。联络处在收集农业数据时, 一般使用标准化的调查问卷, 以实现欧盟内部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联络处可以直接开展调查, 也可以与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合作, 甚至可以把调查任务直接委托给当地的会计事务所、高等院校、农业协会或其他机构。农业研究与经济理事会负责开展农业政策、环境保护、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其中, 重点开展劳动力市场、技术推广和政策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为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参考。
农产品市场服务中心可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创业、债券承销、保险和决策支撑等服务。其中, 市场信息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监测, 土地市场、气候条件、供应链等方面分析研究以及农产品消费市场和生产者信心指数等的跟踪调查。农业研究与实验委员会主要负责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农产品加工工艺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推进农业发展、配合各大区推动农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 其中, 在信息服务方面, 重点是为农业政策、食品和林业部及大区政府提供农业科技方面的咨询。
作者简介:龚晶 (1980—) , 男, 山东泰安人, 博士,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政策;E-mail:gongj@agri.ac.cn; 孙素芬 (1964—) , 女, 河北冀州人, 硕士, 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情报与农业信息化;E-mail:sunsf@agri.ac.cn;于峰 (1978—) , 男, 江苏盐城人, 硕士,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 E-mail:yuf@agr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