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军正在给豪猪喂食。
因前几日的强降雨使不少农房受损,近日一早,武隆后坪乡中岭村,村民豆小军左手拿着抹泥刀,右手拿着石砖,小心翼翼地修补着墙面。
忙活了一上午,墙面总算补好了,豆小军松了口气。
“这里住的可是我的‘刺宝贝’,可不能让他们遭了凉,受了伤。”豆小军笑嘻嘻地打趣道。
走进屋内一瞧,原来这是一座特别的“猪圈”——黝黑肥壮的躯体、细长笔直的鬓毛、黑白相间的棘刺、野兔般的三瓣嘴,好多豪猪出现在笔者眼前。
“别看它们貌不惊人,身材也不大,但它们全身是宝,肉、脑、脂肪油、心肝胆胃,甚至连它身上的箭刺都有用。”豆小军自豪地介绍起他的宝贝。
跑遍了鄂桂黔
得来却很偶然
33岁的豆小军,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奔波于北京、浙江、新疆等多的。黝黑的脸庞、粗糙的手掌,常年的奔波让豆小军看起来比同龄人大上了好几岁。
“我干过搬运、水泥工、煤炭工多种脏活累活,体会过不少艰辛,总想回家来干点啥。”豆小军说,在外久了,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为准备返乡创业项目,豆小军先后考察了贵州山鸡、广西养蛇、湖北养蛙等多个项目,但均因不太适合家乡的环境而放弃。
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味道鲜美的豪猪肉吸引了豆小军的注意。一番打听后,豆小军得知,豪猪不仅肉特别好吃,而且市场价高,供不应求。
了解到这一行情后,豆小军立马到湖南考察豪猪养殖技术和销售市场。并多次论证,确定中岭村的自然环境适合
豪猪养殖,于是他将所有的积蓄共60多万元全部投入,养起了豪猪。
困难层出不穷
几乎失去信心
2015年10月,豆小军在中岭村租下一块地,开始修建标准化养殖场。12月,豪猪正式“入驻”。
但最初,他的创业路并不顺畅。
养殖场距离场镇较远,往返车程达2个多小时,路面也不好。在修建圈舍时,运费大大超过了购买水泥、石沙、砖等的材料费。
在首次以每头2000元的价格引进40头种猪后,两个月内,各种病状频发。看着豪猪一头头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12头,豆小军几乎失去了继续养下去的信心。
“现在不养,赔得更多。人家都能养好,我们为啥不能呢?一定要找到原因!”妻子黄广花的支持和安慰让豆小军找回了信心。
坚持终见效益
计划扩大规模
在妻子的支持下,豆小军有了动力。于是,他又找亲戚朋友借了18万元,买了几十头种猪,研究养殖技术,还外出考察学习。两年后,种猪发展到了200余头。
为了让豪猪保持好的肉质,豆小军小俩口特地在附近种了一亩菊苣和几亩红薯苞谷。
“菊苣是一种药用蔬菜,猪儿吃了身体壮,下崽多。每天还加喂一次黄豆,这样能补充猪儿的蛋白质。”黄广花解释道。
去年,豆小军卖出了80头豪猪,收入7万多元。
如今,圈舍有大小豪猪200来头,价格每斤大概在30—40元,每头豪猪约在800—1000元。
“就市场行情来看,价格还有上升空间,豪猪的效益比生猪高了不少。接下来,我准备扩大规模,计划明年超过400头,纯收入达30万元。”豆小军说,目前他家已建好圈舍,可容纳400头豪猪。
除了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外,豆小军还有别的想法。扩大养殖规模后,能够满足周边乡亲需要养殖的种苗,自己致富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乡亲一同致富。
“我打算以‘种苗优惠+免费技术+高价回收’的模式来运行。”豆小军笑着说,他们这个地方就是穷乡僻壤,能找到个致富的项目不容易,大家要抱团一起努力,在家门口挣钱致富。
文/图通讯员付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