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三农资讯 > 三农动态 > 着眼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返回首页

着眼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时间:2019-12-25 08:50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前,虽然我国农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就是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用现代科技和设备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科学来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体系来经营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时代的农业产业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延伸,最终构建起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如今,互联网+,休闲观光旅游,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正在让乡村迸发出新活力。农业部最新统计,互联网+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4%;乡村旅游产业占到8.9%;新产业新业态对农业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了20%。新时代的乡村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50年,农业强的目标全面实现。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有几个关键点要把握:其一,规模化经营是前提。只有具备了适当的规模,现代科技和装备才有用武之地。为此,必须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其二,科技化生产是关键。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机械化基础上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更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其三,产业化经营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持,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产前农资供应体系、产中生产过程监测管理服务体系、产后加工流通营销体系以及农业观光休闲等农业延伸服务体系,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其四,优化产业结构是要义。只有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特色优势,满足消费者对数量、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农业才能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五,农业增收是核心。要通过发展农业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等,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务农的经济收益,缩小从事农业与从事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