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淌”出“立体扶贫”曲
文/李明清
仲春时节,湖北禾禾园林有限公司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林光互补基地温室大棚里温暖和煦,几位村民正在给一盆盆含苞欲放的杜鹃花浇水。
“这是我们公司的‘林光互补’项目,在大棚里面培育杜鹃等苗木花卉,大棚顶上安装了光伏电板发电,综合效益还不错!”禾禾园林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禾禾公司常年聘请10多名村民务工,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泉水村地处徐家河水库库区,是广水市51个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291人。在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泉水先后引进禾禾园林、紫升农业等企业落户,因地制宜推进立体扶贫、生态扶贫。
距禾禾园林公司“林光互补”基地不远处的塘堰上面,一排排已装好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是湖北紫升农业开发公司兴建的面积达20多亩的“渔光互补”基地,上层利用阳光进行光伏发电,下层利用水面发展小龙虾等渔业养殖。
“泉水村及周边区域全年日照时间约2100小时,为我省一级可利用区,发展‘N光互补’大有可为!”紫升公司负责人说。2016年,该公司将这片原本长满芦苇杂草的沼泽田流转过来,改造成水塘,水下养殖小龙虾,水中支起水泥柱子,安装光伏电板发电,2017年已开始产生效益。“2017年3月份投苗,6月底陆续收获,小龙虾销售火爆,均价卖到25元一斤。光伏发电已并入国家电网,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紫升公司负责人乐呵呵地说。
“这种‘N光互补’的经营模式既节约土地,又提高了收益,实现了产业融合,帮助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紫升公司负责人介绍。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这种撂荒的冷浸田用来耕种,一亩最多只有1000元纯收入。公司流转过来立体开发,养殖小龙虾亩纯收入4000元,光伏发电亩纯收入2000元,收益增加了5倍。
紫升公司还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名贵农作物,发展“农光互补”项目。这些蔬菜大棚满负荷生产,年纯收入在150万元以上。
湖北大自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也慕名而来,在泉水村流转土地500亩,建设 “稻虾连作”基地,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到基地务工,还无偿向他们传授 “稻虾连作”技术,鼓励技术成熟的农户部分承包经营公司的基地,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每天的工资有60多元!”在传奇园艺泉水多肉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杨红艳高兴地说。”传奇园艺有限公司是广水电商“龙头,2016年初“花落”泉水,在该村建设100多亩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已吸纳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目前,泉水村80%以上的农田已流转给紫升公司等7家引进企业综合开发,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立体农业园呼之欲出。“村集体收入由过去负债到现在纯收入20多万元,贫困户也实现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参加务工得工资、入股分红得红利等多渠道增收!”泉水村“第一书记”郝旭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