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农业行业飞速发展,盐边县成为攀枝花市主要农产品输出产地之一,是什么造就了盐边县的农业贸易飞速前进?
2015年盐边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全年粮食总产量68854吨,同比增长1.98%。启动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渔门小河沟水库工程,完成云川大堰整治10.5千米。新建太阳能提灌站2座、机耕道64千米。完成温泉乡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35.33公顷。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666.67公顷,改良土壤78.67公顷,节水灌溉2666.67公顷。发展果叶兼用蚕桑新品种示范基地733.33公顷。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加快建设,建成畜禽良种扩繁场5个,肉羊新品种新技术集成集约示范园1个。农村经营主体快速发展,2015年新注册农民专合社61户,成立家庭农场31家。桑葚果酒深加工项目动工建设,锐华农业5000吨果蔬气调库一期项目主体完工。全年收购烟叶4575000千克,实现收入1.01亿元。
而这一切的成果,都来自于盐边那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使得盐边农业如此飞速发展。盐边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位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冬暖、春温高,夏秋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冬季低层逆温效应显著。太阳辐射强,日照充沛,蒸发旺盛,雨季分明,降雨集中。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非常适宜各类农贸产品的生长。
在资源上,盐边县有攀枝花市“植物王国”之称,野生植物有130科、372属、548种。野生中草药有104种,其中保护药物有47种,集中产于柏林山。野生动物有36目、105科、563种,其中羚羊、小熊猫、马鹿属珍贵动物。鸟类有13目、16科、70余种,其中长尾锦鸡属重点保护鸟类。鱼类有4目、8科、47种,其中鱼、圆口铜鱼、齐口裂腹鱼、磊白甲鱼已濒临灭绝。菌类资源中有30余种可食用。主要有木耳、蘑菇、鸡枞、松茸、乔巴菌、刷把菌、红菌、鸡油菌、青堂菇、奶浆菌,老剥皮、马皮包、牛眼睛、青冈菌、地蘑菇、黄腊伞、南瓜菌、羊肚子菌、牛肚子菌、鹅蛋菌、坨坨菌、鸡腰子菌、油腊菇等。其中木耳、蘑菇、鸡枞、松茸、乔巴菌享有盛名,为上等佳肴;松茸中含有抗癌物质,已成为出口产品。 在政府的促进和盐边县当地优越条件的辅佐下,盐边农业的发展空间得到良好的展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更扎实稳定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