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二季度,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水产品市场交易进入了淡季。一方面是气温升高居民口味转入清淡,水产品需求量减少,消费主要集中在酒店;另一方面受到伏季休渔期和养殖周期等固有因素的影响,渔业生产进入淡季,上市量开始下降。总体看二季度水产品市场交易平稳,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稳中有升。
一、水产品市场零售价总体情况
海水产品价格小幅下滑。二季度,泗水县海水水产品综合平均零售价128.84元/公斤,与上期的131.62元/公斤相比,环比下降2.12%,较去年同期的128.14元/公斤相比,同比上升0.54%。
淡水商品价格小幅上涨。据监测,二季度泗水县淡水水产品综合平均零售价14.15元/公斤,与上期的13.55元/公斤相比,环比上升4.43%,较去年同期的13.82元/公斤相比,同比上升2.38%。
四月份,泗水县鲜活海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128.2元/公斤,与上月综合平均价120.62元/公斤,环比上升6.28%。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14.47元/公斤,与上月综合平均价13.90元相比,环比上升4.10%。
五月份,泗水县海产品综合平均价128.7元/公斤,与上月的128.2元/公斤相比,环比上涨0.39%。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14.47元/公斤,与上月综合平均价相比持平。
六月份,泗水县海产品综合平均价129.62元/公斤,与上月的128.7元/公斤相比,环比上涨0.71%。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13.5元/公斤,与上月的综合平均价14.47元/公斤相比,环比下跌6.71%。
二、水产品市场零售价格走势分析
4月初有清明节及我县桃花节,气温较高适宜出行,出游祭祀扫墓、踏春郊游人数将急剧攀升,家庭聚餐、旅游聚餐等活动增加,对海产品需求起到拉动作用,酒店和农家乐类型的户外海水产品消费量增长明显,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其价格呈现小幅上扬趋势。进入四月份,淡水水产品品种丰富,价格也随着换季而变,从鱼类价格来看:与三月份相比,四大家鱼价格有所反弹,其中鲫鱼、草鱼价格涨幅较大,行情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各地淡水鱼存塘量不多,其次就是人工及气温逐渐升高、运输费用增加的影响。进入四、五月份,常规淡水鱼供应会逐渐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四大家鱼作为寻常百姓消费量最大的水产品,受益最大。
5月,我县海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主要原因为:一是5月份海水鱼类进入休养生息期,山东沿海禁止捕捞,而且今年以来禁捕期较往年提前了1个月,渔民只能上岸修补网具及渔船,各种海产品生产捕捞量大幅下降,市场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三是远洋出海捕捞费用大,而且随着海洋渔类资源的减少,远洋捕获量也在下降,导致部分海产品价格出现小幅的上涨;三是进入5月份结婚举办婚宴较多,市场对***、对虾、贝类的需求增多,今年的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市场供应偏紧,价格较上月小幅上涨。而淡水产品需求减退,淡水产品交易较为清淡,交易区内人流较多,市场供应量稳定,加上受猪肉、鸡蛋、蔬菜价格下跌影响,替代作用较为明显,对淡水鱼类产品形成了一定冲击,所以价格相对保持稳定。
6月份,虽然海产水产品的捕捞量处于空白期,但是海产鱼类的价格并没有因此出现较大的波动,只是小幅上涨而已。面对伏季休渔期,市场上的销售户早已有了应对措施。在鲜活海产鱼类减少直至断货的情况下,冷冻海产鱼类和各种养殖鱼类大量上市,弥补了捕捞鱼类的空缺。众多的消费都知道休渔期海产品价格较高,一般也都避开这时期吃海鲜,主要消费是酒店和宾馆饭店采购为主。淡水鱼类养殖成本低、养殖范围广、养殖产量高。虽然6月份的淡水鱼大部分处于养殖期,但是市场上从来不缺乏淡水鱼。本地淡水鱼市场一方面可以依靠外省市的货源,另一方面可以出售越冬鱼,所以淡水鱼市场的供给量较为平稳,加上夏季居民口味费转入清淡,终端需求量下降,价格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下滑。
三、水产品价格运行特点
1、从冰鲜水产品交易来看:冰鲜海水鱼中经济鱼类(如小黄鱼、鲳鱼、中大带鱼)越来越少,即使市场上有也是远洋捕捞,价格比较高,市场交易情况一般。
2、从冷冻水产品交易来看:由于休渔禁捕期的到来,促使冷冻海水产品交易提升较快,交易呈现出回暖走势,总体运行情况看好。
3、从活鲜销售交易来看: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按往年惯例,二季度属于淡水鱼的养殖期,市场供求关系突出,其价格呈现小幅上扬走势。
4、从综合类(含贝壳类)水产品交易来看:由于气温有所升高,贝类、虾类成熟,受夜市及消费总量影响,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四、水产品价格后期市场走势预测
进入盛夏时节,全国沿海仍处于国家规定的休渔期。预计虾类水产品因气候原因价格可能会有一些下跌空间,但鲈鱼、黄鱼等海水产品受休渔期冷冻产品库存下降影响,价格可能还会微幅上涨。而淡水产养殖进入高温天气,生长速度放缓,市场供应平稳,淡水产品价格整体将出现稳步运行走势。(泗水县商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