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州二中新校,很多即将升入高三的高二学生,在这个炎热的季节愤怒了一把,他们不能接受学校3500块钱的最新收费。最后,学校降低价,改收2500块,事情才算过去。即便如此,学生和家长们还是不明白:在这2500块钱的收费中,为何包含了1000块钱的“培养费”?早在高一学生们入学之际,他们已经交过12600元的培养费了。
“培养”之后再“培养”,该校如此热衷“培养”,引来学生罢课家长抗议。
重复收“培养费”,学生感觉很奇怪
6月25日14时许,记者与滕州二中新校高二女生小王一起下了18路公交车,往校园门口走去。在边走边聊的几分钟里,她承认自己已经交上了2500块钱,其中,1500块钱是学费,1000块钱是“培养费”。“培养费”是培养哪一个方面的?她说不知道。
不仅如此,她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培养费”也感到愕然,说“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原来,早在高一入学的时候,他们这些入学考试名次相对靠后的学生们,已经一次性地交纳了12600元的“培养费”。而且,这一万多元的“培养费”是“管三年”的。
谁知,当初说是管三年的“培养费”,到了高二末期就失效了。这不,他们在即将进入最关键高三学年的时候,再一次让父母为“培养费”而掏腰包。这就是高二学生们想不通的地方:明明已经交过了“培养费”,为啥到了高三还要再交一次?他们还了解,同样是滕州二中,他们所在的新校比老校收费高;同样是新校,上届学生高三只交了1600元,他们却要多交900块钱。
尽管不明白“‘培养费’到底是一种什么费”,尽管头脑中还有些迷惑和怨言,但是,学生和家长们还是交了这2500块钱。面对记者,一位种地的学生家长说:“学校收这个钱用到哪里了,我们也搞不清楚。”一位打工的学生家长说:“我们都是打工的,挣的血汗钱不容易啊。”
如此交费心不甘,学生罢课来维权
滕州二中新校的学生们,大量的是艺考生、体育生,他们自称自己是“艺体生”。一名12班美术女生透露:他们基本上只在学校里呆3个月,高三学年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课、专业考试上,只有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才赶回来学习文化课。
一名9班美术女生说:“俺是艺体生,不应该收那么多。”她透露,学校一开始想要3500元,收费单子都发给学生了,后来学生都不交,才又改成2500元。如此一来,相当于打了七折,大家就都交了。她说:“不交钱,学校就威胁给我们‘退学籍’!”
这些“被学籍套牢了”的艺体生们,虽然占用不了多少学校的教育资源,却要像理科生一样来交费。算是对他们的照顾,也算是他们积极争取的结果,学校给他们每人退回300元左右的住宿费。6月下旬,退费正在办理,家长三三两两。
在热心学生“导演”下,记者以“艺体生家长”的身份,借口办理“住宿退费”,走进滕州二中新校的校园。没想到,记者一举采访到了学生罢课的消息。据学生罢课的直接见证人透漏,那天下午,校长在“行知楼(办公楼)”的二楼办公,学生们集合在楼外的东西小路上,集体罢课,要求见校长。有人走向前问:“学生干嘛呢?”一名学校的工作人员“哎”了一声,然后说:“吃饱了撑的!”学生罢课一个下午,后来各班班主任把各班学生劝走,学校这才把收费标准降了1000块钱。
“收是允许的,重复收肯定不行”
让我们来算算,滕州二中新校这次能收多少钱。高二年级共有22个班,按每班有50名学生(有的班人数达到60人)来计算,那就是1100名学生。这些学生每人交纳2500元钱,那就是275万元,其中,“培养费”为110万元。
关于高中阶段的收费,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各个学校具备一定的收费自主权。考试成绩相对靠后的“低分生”,为了进入心仪的高中学校而多交一些费用,这种做法既是政府允许的,也是家长和社会能够承受的。山东省教育系统业内专家王先生说,高中教育是一种多元投入,既有政府的,也有社会的。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多交一部分费用也是合理的。
至于这部分费用的名称,有的叫“共建费”,有的叫“培养费”,有的叫“赞助费”,不一而足。王先生说,有的高中收了“低分生”的教育培养费之后,学费、书本费等就随之而免。比如一些重点高中,三年高中费用算下来,“低分生”仅比正常学生多花7000元。这样的情况就比较能够让人接受,也不会给学生家长或社会带来很大压力。
最后,王先生说:滕州二中新校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收取教育培养费是允许的。但是,在一次性收了高中三年的培养费之后,再在高三学年重复收费,那就肯定不行了,也是不对的。(本报记者 薛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