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7月7日电(汪晓青 刘强)自入夏以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各地的村民都开始了忙碌的“挖草季”,对于有些老乡来说,后半年日子能否过好一点,全靠这三个月挖的虫草。但在离州府玛沁县37公里的拉加镇思肉欠村,牧民拉玛才让没有像往年一样,进山“挖草”,而是在县城的店里忙活着。
拉玛才让
目前,拉玛才让在思肉欠村勒茫扶贫专业合作社畜产品销售部做一名销售员,这样,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家中生病的妻子和两个上学的孙女。按照以往的时间,拉玛才让此时正漫山遍野地挖虫草,谁也不能保证他挖虫草卖的钱可以养活他的家庭。2016年10月,拉玛才让加入合作社成为一名销售员,到2017年8月份,他除了能分红资金640元以外,还将拿到21600元的工资,这笔钱比他挖虫草挣钱来的容易的多。
据拉加镇镇长智杰介绍,2016年8月,拉加镇政府整合扶贫产业到户资金81.28万元建设了思肉欠村勒芒扶贫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冷库一处、销售部铺面一处,并购置肉制品切割机、冷藏设备、运输工具等。“目前合作社肉制品销售纯利润约5万元,奶制品因为受季节和加工技术制约,2016年收入只有1.5万元。”智杰说道,“通过一年时间运营,合作社也慢慢积累了经商经验,带出了几个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在距离拉加镇40公里处的西河沟,拉加镇黑帐篷牧民专业合作社一号基地热闹非凡, 来往车辆纷纷停车询问高原黑牦牛的价格。
黑帐篷牧民专业合作社一号基地
据了解,黑帐篷牧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0月,合作社以畜产品加工销售、牛羊毛制品、藏式传统工艺品、藏式服装加工、畜种改良繁育、饲草种植等为主营业务。2013年12月,黑帐篷合作社于取得牦牛良种繁育生产经营许可证,经过两年的摸索现已具备种畜生产经营条件,每年可为果洛各地提供改良高原藏系牦牛300多头。
“2015年,合作社共售出高原黑牦牛273头,加上合作社的其他业务共盈利83.5万元,户均分红1.01万元,2016年户均分红9000元。其中72户贫困户平均分红2000元。”拉加镇黑帐篷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加洋告诉记者。
据悉,近年来,玛沁县着力打造符合当地特点的合作经济形式,建成大武乡年扎村白藏羊养殖、拉加镇牲畜品种改良、大武乡格多村饲草种植等为支撑的合作经济,玛沁县脱贫攻坚工作也在合作经济的带动下,走入精准有效的快车道。(完)